最近,儿童智能定位手表开始流行,很多家长选择给孩子购买。
面对可定位、可监控的智能手机手表,大多数家长认为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有些功能可能涉及侵犯儿童隐私或引起青春期儿童的反感。
不过,幼儿园老师认为,如果家长用这种方式在幼儿园监控孩子,可能会导致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顾虑过多。
一款真正带来便利的小手表。
“当我第一次买这款手表时,我喜欢的是它可以打电话。
暑假期间,孩子们出去玩的时候联系也方便。
”家住市中区的刘女士说,她给刚上三年级的儿子买了一块智能手表,希望能随时联系到儿子。
“现在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孩子们经常把手机变成玩具。
” “这款手表主要是用来打电话的。
”市中区三年级小学生小青拿到智能手机手表后非常高兴:“这款手表感觉很棒,我很喜欢!我可以随时和爸爸妈妈说话。
”当我下楼和朋友玩的时候,妈妈就能直接找到我。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枣庄君山路、清潭路,不少大型商场、数码广场都有各种价位的儿童智能手机。
手表有售,价格从一两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从外观上看,这款智能手表与普通的电子手表没有什么区别。
显示屏上有一个简单的操作菜单。
产品主要功能包括双向通话、GPS定位、一键帮助、运动追踪等。
手表还具有远程拾音功能,家长可以开启。
手机上关联的APP可以实时监听孩子周围的声音。
我感觉“被监视”,对此我非常抗拒。
“我女儿上初中,学校不允许她带手机。
为了方便联系,我给她买了一块智能手表。
了解了手表的功能后,她直接表现得“我很反感” ” 市民张女士说,她本来是想方便学生和家长联系,但女儿认为这是在“监视”她。
“女儿说,‘你可以通过我的孩子知道我放学后去了哪里。
同学们。
,这不是侵犯我的隐私吗?’所以她不想戴。
”同样,面对智能手表的兴起,市中区一家民办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认为,单纯给家长打电话、定位的功能就挺好,但孩子在幼儿园需要联系家长的事情并不多。
外出时最好戴上,防止孩子迷路。
而如果家长开启“监控”功能,则可能意味着他们不信任老师。
在幼儿园,孩子做错事,老师一定要批评教育,但作为家长,有时可能不理解,所以老师在幼儿园教孩子的时候,可能会有所顾忌。
幼儿园不是秘密场所,不涉及隐私。
记者了解到,一些家长为孩子购买了此类带有监控功能的手表。
很多老师在了解这个功能后,都觉得“太吓人了”,认为如果家长利用这个功能,监控老师,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会让自己感到压抑。
使用智能手表监控功能是否涉及侵犯隐私?记者咨询了山东龙投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爱伦。
她告诉记者,幼儿园和学校教室不是私人场所。
它们是公共场所。
家长可以监控或录制课程。
活动不被视为侵犯隐私。
虽然不违法,但从道德角度来看,仍然不建议这样做。
“如果家长担心老师有过激行为或者侮辱性语言,通过智能手表来监控老师,这实际上是对老师的不信任。
”李爱伦表示,正常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班上的孩子,教育的批评,在正常范围内,作为家长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家长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增进相互信任,充分尊重教师。
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时,最好不要开启监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