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发展,包括智能客服机器人、微软小冰等陪伴机器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深度学习得到广泛应用后,很多企业都想在自动驾驶领域分得一杯羹。
事实上,自动驾驶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了,但国内无论是技术还是研发都远远落后于国外。
对于自动驾驶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发展中,这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未来的交通拥堵成本、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将有利;换句话说,只要自动驾驶的技术足够成熟,那么它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自动驾驶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应用之一。
作为国内三大巨头,BAT在这一年里陆续进入市场;这三个公司在ABC(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各个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但只能将这三者与自动驾驶完美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时至今日,我不知道这三个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有何布局?百度:三年内量产自动驾驶汽车。
9月5日,百度宣布与比亚迪正式合作。
双方计划三年内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
早在2017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就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
他乘坐自动驾驶汽车进入会场。
据他自己开玩笑,他还因此被交警开罚单。
开个玩笑,百度造自动驾驶汽车的决心非常坚定。
一年后,2019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虽然陆奇离开了现场,但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显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李彦宏当年的豪言壮语,今天似乎已经实现了。
百度与金龙客车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阿波龙”已正式进入量产。
该车搭载了百度Apollo系统。
同时,这款车也将上线商业运营,这对百度来说是一个变现。
质的飞跃。
阿里巴巴:占领入口,默默发财 与百度的高调相比,阿里巴巴确实低调。
甚至有人认为阿里巴巴要退出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但像马云这样聪明的人怎么能这么做呢?为什么要白白放弃这么大的蓝海呢?更准确地说,阿里巴巴占领了自动驾驶的入口——车内屏幕,从系统层面打通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
很多人可能对车内的系统印象不深,但事实上,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能为阿里带来直接的回报。
之前很多车辆都采用了这样的系统,显然口碑和效益都非常好。
好的。
腾讯:注重全面布局战略 与阿里巴巴一样,腾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也十分低调;去年11月,有媒体透露腾讯将进军自动驾驶领域,但随后几个月没有相关消息泄露;直到今年4月,一张腾讯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在北京四环路的照片疯传,让人觉得腾讯在隐瞒什么。
事实上,从此前的多个招聘岗位就可以看出腾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情况。
基本上涵盖了自动驾驶的各个方面。
由此不难看出,至少腾讯内部构建自动驾驶的架构已经慢慢成熟。
BAT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可以带动该领域更快的迭代,加速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温床,BAT不仅将自身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到这个行业,还不断加速整个市场的资本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