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继去年上半年的疯狂之后,又迎来了一个低谷。
资本谨慎观望,市场上尚无真正的爆款产品。
那么,VR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波VR浪潮是否会像之前一样只是昙花一现,还是会像很多媒体吹嘘的那样,成为人类的下一个现实?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
首先,要确定当前的VR行业确实处于一个混乱浮躁的阶段。
行业内伪需求、伪市场太多。
真正了解VR技术的人会发现,目前火热的一些VR应用根本就是伪需求、伪市场。
这里我打个比方:现在的VR应用有很多。
VR公司正在做的事情相当于试图骑自行车去月球。
我很佩服他们的努力,但这是不可能的。
无论你如何改装这辆自行车,添加先进的配件,钛合金车轮或碳纤维车架,它永远不会去月球。
我们要做的应该有两件事:第一,研发一款可以轻松骑行公里的自行车,就是做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第二,研制火箭发动机,研究如何研制自行车,能够真正成为登月的交通工具,是原理上的突破。
这里我想介绍一个概念,叫“技术范式”。
这个概念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为实践界提供典型问题和答案的公认的科学成就”。
在科技行业,技术范式是某些企业制定的突破性标准,整个行业在这个标准内形成整个商业业态。
例如,当苹果推出iPhone时,它建立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范式。
这是整个科技行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生态。
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IBM、英特尔和微软也建立了整个PC技术范式,并且这种范式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VR很快就会迎来一个稳定的技术范式呢?我想是这样。
这里我们可以分析最基本层面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
想要让人真正进入“虚拟现实”,就必须模拟人类的五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如果我们真的达到了这个水平,那么我们无疑就处于黑客帝国来临的前夜了。
然而,目前的VR技术只能模拟视觉和听觉,无法处理其他三种感官。
不用说,嗅觉和味觉、触觉是人类感知现实世界最关键的环节:从认知科学的意义上来说,触觉比视觉和听觉更基础。
人类没有视觉和听觉也能生存,但没有触觉,人类就无法感知现实世界。
然而,根据Oculus首席科学家的说法,目前的VR技术“没有任何技术可以阻止你走过虚拟桌子”。
因此,想要实现真正的虚拟现实,触觉解决方案极其关键,但目前还无法解决。
触觉技术的发展就相当于我一开始做的类比,发展火箭发动机。
这意味着一件事:目前的VR仍将基本上局限于模拟视觉和听觉。
如果没有触觉,手势捕捉将是一项基本上毫无意义的技术,其问题在于其基本交互没有反馈。
未来的VR机械臂将更接近Oculus Touch的状态:握在手中的操作工具,能够感觉到双手至少三个手指的弯曲,并且有清晰的按钮反馈和振动提示,应该是触觉的。
反馈技术发明之前VR操作的典型模式。
目前,VR技术已经迎来了相对稳定的技术范式:六自由度VR设备进行头部精准追踪,采用独立的六自由度双手手柄、按钮和振动反馈进行操作。
在触觉、力反馈等革命性突破出现之前,这种VR技术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可以看到,目前VR的主流发展也是以这种形式进行优化:我们已经有了Lighthouse、Constellation等高精度跟踪系统。
下一步要考虑的实际上是如何在保持这样的精度的同时保持整个系统更易于使用,比如使用SLAM去除外部定位设备;或者进一步提高VR耳机的显示分辨率;在降低价格的同时提高性能;等等。
所以可以说,现在的VR产业,技术已经具备了。
我们现在缺少的是如何正确地将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并通过适当的内容将它们推向大众——不得不说,国内VR行业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树立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太多了团队用劣质的设备和内容来破坏大众对VR的印象,让VR成为一种令人好奇但没有实际意义的技术。
我们应该制造的是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可以让人们骑上几公里,而不是一辆广告上说可以去月球但明眼人都知道不可能的自行车。
展望未来,我们可能暂时看不到VR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可能性; VR世界中的iPhone不一定会出现,但VR世界中的IBM PC可能会出现。
它的前身更有可能是个人电脑的兴起:PC将计算机从专业的大型计算机转变为可以在家中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微型计算机”的缩写?),它开辟了什么是无数新的可能性。
PC可以用来娱乐,也可以作为生产力工具,还有更多它的发明者无法想象的用途。
VR也会一样。
未来VR可能不会有统一的业态,而是多种不同业态和设备共存的环境。
VR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
经过这段时间,很多VR团队已经逐渐明白了技术和产品的形态和局限性。
相信真正有意义、有深度的VR产品和内容很快就会出现。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