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智能设备的概念提出以来,手表这种可穿戴设备就一直处于智能浪潮的风口浪尖。
各大厂商都争先恐后,生怕自己在智能手表领域迟缓。
不过,与三星、索尼等厂商的大力推广相比,普通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热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卖不动也成为了几乎所有智能手表面临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冷静下来反思自己。
是因为产品竞争力不够吗?还是用户定位不明确?又或许我们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走上了一条根本不是智能手表的道路?智能手表并不智能。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智能?很多人会说,智能就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够使用各种新奇的软件。
就像iPhone一样,如果你想阅读电子书,你可以下载一个电子书软件来满足你的阅读需求。
是这样吗?当你在使用iPhone的时候,你会觉得用起来很舒服,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多么美妙的软件,多么流畅的系统,但你不会说,它是多么智能的手机。
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iPhone,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也会逐渐构建一个生态系统,OVI商店中的软件也会逐渐增多。
随着电容屏的普及,操作体验将会不断优化。
但这会很长。
那么智力到底是什么?有智慧的人,也称为智慧,想你所想,能做你所不能的。
智能设备应该做的就是智能感知你的想法,根据你的想法和身体动作预测你的下一步行为,并独立做出合理的判断,以满足你的需求。
当你拿起手机接听电话时,屏幕自动关闭,这叫智能;当你抬起手腕查看时间时,手表自动亮起并显示时钟,这就是智能;当你在路口皱眉时,你的眼镜会自动提示你右转,这也叫智能;而这一切的根源不仅仅是商店里数以万计的软件,而是传感器。
手表等设备的屏幕太小,操作体验较差。
将各种操作强加在小于三英寸的屏幕上,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与人体密切相关。
最亲密的接触,这为各类传感器提供了广泛的用途。
因此,智能手表应该比智能手机有更大的智能化发展空间。
然而,当我们审视目前的智能手表设备时,不难发现这些设备仍然遵循智能手机的发展模式,粗暴地让用户在如此小的屏幕上进行操作,体验非常糟糕;同时,由于智能手表的生态系统非常混乱,甚至可以说处于一无所有的状态。
可以使用的软件基本都是从智能手机移植过来的,并没有针对手表进行相应的优化,这进一步降低了手表的智能化程度。
等级。
因此,我们今天推销的智能手表的命名是非常错误的。
市场上的设备更像是“可以运行微型版手机软件”的手表,而不是智能可穿戴设备。
这种手表不仅不能想我所想,能做我所不能的事,只能被动地听从我的指令,而且这个过程的体验也是极其糟糕和反人类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款不能称为智能设备,却打着智能手表牌子的手表,就是披着羊头卖狗肉。
怎样才能让用户满意呢?消费者不买账也是有道理的。
利基还是大众?智能手表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直到今天,智能手表仍然是一种相对小众的设备。
这里的小众并不是指使用的人少,而是各大厂商从定位和用途上并不期望自己的设备能够被所有消费者所使用。
要么必须与您自己的手机配合使用,要么目标功能非常有限。
简而言之,如果你是我喜欢的类型,那么欢迎来访,否则,就呆在能呆的地方吧。
虽然对于三星这样的厂商来说,这样的定位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利大于弊,但是这种小众路线对于目前智能手表乃至智能穿戴设备整体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过度分散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极大程度地迷惑了开发者,大大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
智能时代,没有开发者就意味着智能的死亡。
每个厂商都想成为智能手表的苹果,但遗憾的是,无论是三星还是索尼,都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明确的计划,让我们看到整个领域可能的未来。
智能手表彻底变成了智能手表。
副业和手机配件。
于是乎,如今所谓的智能手表的百花齐放,其实更多的是观望。
等待?等什么?并不是说它还没有到来,而是时机尚未到来,我们正在等待机会——如今的智能手表与塞班主导的“智能”手机时代非常相似。
虽然看似百花齐放,生机勃勃,但实际上却缺少一款可以纵览群雄的产品。
那么为什么这个产品还没有出现呢?因为时候还没有到。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在科技领域也适用。
iPhone当年的一鸣惊人,不仅是因为其优秀的产品和革命性的生态系统,更是因为时代的召唤。
3G时代的到来,为iPhone铺平了道路。
没有高效、普及的3G网络,iPhone即使什么都没有也无法发挥其能力。
与此同时,屏幕显示技术的提高和集成处理器的革命都促成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的普及和发展尤其如此。
手表的特殊属性也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来提供支撑。
手表对电池续航时间的要求非常高。
一天给手表充电一次只会让人抓狂,这就需要电池的革命。
手表大多在户外使用,强光下的显示效果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屏幕的一场革命。
;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需要与人体实时交互,这就需要传感器的革命……因此,并不是三星等厂商不想设计优秀的智能手表,而是技术基础尚未完善,这使得上层建筑建设不完整。
如今的智能手表更多的是一种尝试,而不是主流产品的更新。
这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好消息是,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很多技术创新正在进行中。
MOTO 的意思是,低功耗处理器即将到来;诺基亚的Lumia让我们看到了无线充电的威力,省去电源线,永久续航不是梦想;三星的柔性屏和亚马逊的Kindle让我们看到了屏幕的未来,你喜欢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吗?这一系列的技术革命正在孕育智能手表的未来。
量变终有??一天会带来质变,质变之日将是新时代的启示。
总结如今的智能手表,智能的用词不当,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狭窄的定位使得使用场景更加受限,也分散了开发者的注意力。
最重要的是,技术支持还不完善。
阻碍了智能手表的发展,使得购买智能手表成为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卖不出去也在情理之中。
但好消息是,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
由量变引起的质变已经是不远的将来了。
智能手表的现状并不能掩盖其光明的前景。
一个新时代即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