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应用尚未满——HUAWEI WATCH上手体验回顾

时间:2024-05-22 19:43:00 科技赋能

回过头来看,可穿戴设备的兴起是智能设备行业的重大突破。

走在大街小巷,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家逐渐认可并喜爱可穿戴设备。

然而,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价格因素,很多朋友总是抱着好奇和喜爱的态度接近它,却又敬而远之。

如果小U的预感是对的,今年将是可穿戴设备的高潮年。

这样的形式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智能手表,我们熟悉的无非是Apple Watch、Moto和HUAWEI WATCH……作为三个常见的智能手表,这三个品牌早已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打下了一片天地,而且各有各的特色。

它有自己的风格,每个细节都有不同的体验。

今天小U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智能手表之一——HUAWEI WATCH。

  包装设计——礼品级高端包装盒HUAWEI WATCH的包装盒设计给小U的第一印象:高端。

深棕色的包装盒,表面有丝滑的纹理设计。

整个包装盒外部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大面积的文字。

简洁的华为LOGO放置在手表盒的顶部,前面有HUAWEI WATCH字样。

全部都以类似的玫瑰金颜色展示。

整个色系的配色和设计布局真是大方。

小U个人也比较喜欢这样深邃的深色系设计。

这种组合将使进入眼睛的第一视觉印象非常好。

再加上微微磨砂的表面,一个高端的包装盒就这样诞生了。

更让小U惊讶的是,HUAWEI WATCH的外包装盒其实只是一个定制的精美物流盒。

拆开外包装后,我发现里面还有一层。

真正的手表包装盒还是有大方的设计。

包装盒表面材质为PU皮革,手感相当不错。

打开盒子,就能看到HUAWEI WATCH的真实面貌。

整个机身采用保护盒设计,内外均采用PU皮革保护。

整个包装紧凑而细致。

HUAWEI WATCH的机身设计——力求简洁、大气。

HUAWEI WATCH的整体设计与目前市场上的其他智能手表具有相同的特点。

一看就知道是高科技产品。

这一点和国内的普通手表还是有区别的。

毕竟,我们最常见、最著名的手表是另一种风格,具有明显的特征。

HUAWEI WATCH整体外观设计理念主要来源于瑞典名表的经典设计风格。

外观足够大气,圆形表盘,合成蓝宝石镜面,各种款式材质腕带。

即使在不同的场合也可以随意改变风格。

整只表的设计理念和实际应用都非常用心。

屏幕显示——精美显示,视觉享受。

HUAWEI WATCH采用合成蓝宝石1.4英寸ppi AMOLED屏幕和直径42毫米的不锈钢表盘。

实际显示效果确实很细腻。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分辨率足够高,适合日常使用。

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感受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我在其他地方见过很多朋友抱怨moto屏幕黑边框丑陋。

HUAWEI WATCH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彻底颠覆了黑边框形象,没有黑边框。

全高清显示屏,屏幕与表盘紧密结合,之前担心这一点的朋友可以放下担心了。

无论是普通手表还是智能手表,屏幕显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与整个表身相比,它是点睛之笔,我们对一款腕表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表盘带来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传统手表给我们的感觉永远停留在同一个印象,因为它的表盘不会改变。

对于这一点,智能手表的优势就显得尤为凸显。

HUAWEI WATCH 有 40 多种表盘主题可供您选择更改。

未来应该会推出新的主题表盘,但目前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样,智能手表就可以更换不同款式的表盘,以适应不同的场合,使其不仅仅是一块手表。

也就是说,一款HUAWEI WATCH智能手表可以替代多款普通手表。

只需要快速的屏幕操作即可改变表盘。

这是普通手表无法达到的。

表盘——经典的“圆形”素色设计 相比表盘,小U这次拿到的是常见的银河银表盘。

官方官方配色共有三种:银河银、曜石黑、琥珀金,这也是目前智能设备的主流配色。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选择现场最流行的三种颜色。

HUAWEI WATCH采用圆形表盘。

“圆”在国内各个领域和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

在腕表领域,“圆”也作为经典元素融入其中。

太多的经典腕表都是全方位的。

形状设计。

目前两款具有代表性的Android智能手表HUAWEI WATCH和MOTO均采用圆形表盘设计,而Apple Watch iWatch则采用方形设计。

最终喜欢什么样的设计还是要看个人风格喜好,不过在小U个人看来,喜欢的设计应该多一些圆形的。

HUAWEI WATCH的表盘壳、表冠、后壳、机身均采用L型不锈钢材质。

与普通铝合金相比,硬度提高40%。

正面为高光表面,边缘带有轻微的金属质感。

没有办法测试硬度。

不过根据目前的体验来看,表框侧面比较耐磨防刮,但正面的高光表面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10天左右就可以隐约看到一些磨损的痕迹,但对于这样的高光金属材质来说,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一些传统的高端手表来说也是正常现象。

当然,这是一个只有特别注意才能看到的标记,一般情况下基本是看不见的。

HUAWEI WATCH的表冠主要起到电源按钮的作用,用于点亮/关闭屏幕(双击关闭屏幕,单击打开屏幕)。

略带弹性的表冠感觉坚固且使用安全。

其他所有功能均通过触摸屏交互功能操作完成。

  拨回设计 HUAWEI WATCH背面设计有磁吸充电金属触点,充电底座也采用圆形设计。

而且HUAWEI WATCH内置了心率传感器,从后壳就可以直接看到。

和我们常见的智能手环一样,可以监测心率。

它通过发出绿光来测量心率。

具体原理小U就不介绍了,因为小U也不懂。

以后我们可以用智能手表来测量心率,方便多了。

这里需要提醒的一点是,HUAWEI WATCH以及世界上很多可以监测心率的智能手环都存在一个小问题。

心率监测功能不是很灵敏,有时会因为期间稍微不正确的姿势或者小动作而导致心率监测功能不太灵敏。

,会出现无法识别的现象,有时几次测量结果的波动范围很大。

我们希望后续的改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从HUAWEI WATCH背板的设计也可以看出,这款智能手表的防水性能一定非常好,大概是IP67级别。

它可以承受生活中常见的少量水,例如下雨和洗涤。

沉浸感应该没有问题。

洗澡、游泳等大面积浸入水中或长时间接触水时,建议摘下手表。

表带 - 有金属和皮革款式可供选择。

HUAWEI WATCH的表带款式主要有皮革和金属两种材质。

小U这次体验的是一款尖尾黑色皮表带。

此外,还有棕色鳄鱼纹皮表带、精钢编织表带、黑色精钢三珠表带等,适合不同人群,商务休闲皆宜。

所有款式均可。

小U目前体验过的皮带材质感觉还不错。

没有任何不适感,带扣上的痕迹也不明显。

它不像很多软皮表带那样有明显的折痕。

功能、交互设计——体验比较稳定,没有亮点。

作为一款智能手表,在继承了传统手表的特性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体现智能的实际体验和使用,以及它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一件事并行使我们的权利。

HUAWEI WATCH支持的智能应用对于经常玩数字游戏的朋友来说也非常熟悉。

我们常见的智能手环都有运动、步数、卡路里、心率监测功能,此外还具备天气显示、语音交互、社交聊天、每日闹钟、提醒等功能。

应该说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当然除非我们有太挑剔的要求。

1.连接方式:通过AndroidWear APP连接并设置HUAWEI WATCH。

整个连接是通过蓝牙完成的。

AndroidWear是一款专为Android智能手表产品设计的通用应用程序,通过它您可以安装手表应用程序、更改主题表盘等。

理论上,HUAWEI WATCH支持Android和Apple。

不过,由于苹果已将Android Wear从中国应用商店下架,因此只能在Android手机上使用。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通过第三方软件下载使用Android Wear或者通过国外账号登录。

小U也尝试过这个。

事实上,由于ios的封闭性,这款智能手环app对iPhone的限制太多。

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们只能在手机上阅读一些消息,而无法进行任何回复、发送消息等权限操作。

完全相当于把手表当做通知中心,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还是全英文的界面,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对此,小U的建议是,如果你想使用HUAWEI WATCH,最好使用Android手机。

2.交互设计:无论是HUAWEI WATCH还是Apple Watch,在这样一个空间狭小的表盘上,我们所做的只是触摸和滑动操作,以整个界面为控制点,长按界面选择主题拨动开关,下拉调出通知中心,向左滑动调出应用程序,向上滑动查看未读通知……其实整个操作和手机上的操作类似,比较容易上手。

上手,刷几下就能学会。

3、功能操作(强大的语音助手):通过HUAWEI WATCH的实际应用,不说时间显示、消息通知查看等基本功能,最重要的是语音助手功能,可以通过语音直接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打开应用、QQ或微信聊天、发送消息、拨打电话、设置闹钟、查看周边美食娱乐、导航等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完成。

对于可以直接用语音完成的事情来说确实很方便。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HUAWEI WATCH的语音识别效果相当不错。

即使你的发音不是很标准,或者你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与你的描述不同的单词,它仍然会自动匹配你的软件或者是手机号码等信息,并快速分析出正确的选择。

可以看到,HUAWEI WATCH的语音模糊识别的准确率还是很高的,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过,需要改进的一点是手表偶尔会遇到Android Wear错误并停止运行。

这种现象尤其发生在语音识别过程中。

目前尚不清楚是APP本身的问题还是手表与APP结合的问题。

这确实是必要的。

重视起来,仔细优化细节交互是必须尽快做的事情。

在功能方面,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就是手机APP的适配。

经过体验,针对HUAWEI WATCH的移动应用适配还是很少。

很多熟悉的功能在小U上是没有的,比如通过手表直接指令。

要执行音乐播放,您找不到可以执行该操作的音乐应用程序。

我们也希望官方能够尽快完善这些常用功能的体验。

一些常见的应用 4.唤醒方式:HUAWEI WATCH内置重力感应功能。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用表冠锁屏,表盘会一直处于省电模式,与普通手表基本相同。

时间表盘在暗光下显示。

当我们举手看手表时,HUAWEI WATCH会自动感知您的行为并及时点亮屏幕,方便您进行更多操作。

这时候你只需要对手表说:Hello, Android。

它会自动跳转到语音交互识别界面,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电池续航——与苹果手表相比,HUAWEI WATCH 优势明显。

它采用Broadcom BCMS高端智能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稳定性的特点。

它内置一块mAh电池,充电大约需要1.5小时。

实际续航时间约为2天。

如果屏幕基本关闭锁定的话,3天左右就没有问题了。

但如果您经常使用语音助手、查看文章等功能,即使用时间为1.5至2天。

与其他智能手表相比,HUAWEI WATCH的续航体验还不错。

尤其是与Apple Watch相比,续航优势太明显了。

你一定知道不到1天的时间差价有多么珍贵。

  佩戴效果是智能设备的一大痛点。

电池寿命也是智能设备开发中最常遇到的问题。

尤其是智能手表这样与身体离不开的设备。

谁愿意总是把它们摘下来充电?呢绒?在小U个人看来,HUAWEI WATCH的续航还有提升的空间,这需要华为一步步优化。

体验体验 作为一款腕表,从最初的诞生到现在的存在,其实际意义依然归结于时间和配件。

只要是按照这样的逻辑理念来设计的,就一定有它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HUAWEI WATCH的整体外观设计融合了许多经典的手表元素,加上自身的材质和优化的细节。

大气的流线型外观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有着不错的气质,符合大多数年轻人的审美观。

是简单又简单的时尚。

当然,它毕竟是一款智能手表。

在力求贴合经典腕表设计的同时,依然会保留很多科技与时尚。

这也是与经典普通手表不同的地方。

如果您是极度追求经典腕表的人。

朋友,那么也许它不适合你。

HUAWEI WATCH注重美观的外观设计,因为任何Android Wear设备内部的智能功能基本上都是求同存异。

在这方面,HUAWEI WATCH并不具备任何优势。

实际体验中,系统的流畅度还不错。

有时,可能会出现滞后和故障。

幸运的是,这些都可以在后续的系统升级中不断完善。

我们最需要看到的是出厂后无法改变的外观。

HUAWEI WATCH 实现了优雅时尚的设计。

搭配简洁时尚的表盘,改变主题界面就意味着改变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吸引足够的注意力。

一块智能手表可以像许多经典手表一样使用,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智能手表的最大优势。

袁先生,HUAWEI WATCH为不同人群提供了选择。

虽然与几个品牌的智能手表相比价格并不高,但还是让很多朋友犹豫不决。

目前这款智能手表无论是外观还是实际应用都具有足够的优势。

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好在目前的市场形势对智能手表的重视,未来会通过不断的改进变得更加完善。

对于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最好亲自体验一下,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华为WATCH体验总结:   优点:外观时尚优雅,比经典手表更有科技感,年轻人喜欢40多种表盘更换,屏幕显示细腻,适合不同场合和风格,灵活声音强互动交流和体验,尽量避免总是掏出手机的麻烦,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模糊语音识别准确率高  缺点:系统没有太多亮点,实际体验中可能偶尔会遇到卡顿、意外停止等。

智能设备的一大痛点就是电池续航时间有待提高。

表盘正面的高光表面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完美,磨损的迹象很快就会出现。

手机应用程序很少。

需要尽快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