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21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重庆开幕:聚焦数字化支撑“十四五”

时间:2024-05-19 16:56:38 科技赋能

5月20日,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重庆开幕,分享了一系列围绕“公益数字化”话题,对话探讨行业共建之路。

在民政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有来自联合国的代表、来自中国世界知名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国内知名大学的学者、知名慈善家企业家、慈善家等。

各大基金会的名人、负责人、公益及科技行业媒体记者以及近期全国各地公益行业的代表齐聚重庆人民礼堂,参加这一行业年会。

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在峰会上发表线上讲话。

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熊雪出席峰会并现场讲话。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通过视频向峰会表示祝贺。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腾讯CEO创始人与发起人、腾讯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一丹发表题为“数字共建,公益深化”的主题演讲,共同畅想发展与行业同行的道路。

“近年来,通过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益捐赠信息平台,慈善组织募集善款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年募集金额达82亿元, 2017年、2020年连续??两年点击、关注、参与互联网公益的人数超过1亿。

”在峰会上,王爱文首次披露了这样的一组数据。

林郑月娥表示,内地互联网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领域值得香港学习和借鉴:“(年)99慈善日在香港取得辉煌成绩,香港两家慈善团体推出指定慈善捐赠项目99慈善日,加上腾讯基金会的1:1匹配捐款,捐款总额比正常捐款增加了近两倍。

“互联网慈善不断迭代,在社会治理和民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多年来,互联网慈善以指尖慈善消除数字鸿沟,以透明慈善建立信任纽带,以理性慈善推动慈善文明。

如今在“数字公益”的新征程上,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和工具创新公益项目并提高运营效率,重塑公益数字价值链和生态格局,更好地创造社会价值,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整个行业的。

方向。

“随着公众对互联网公益产品越来越熟悉,一个更大的命题也随之产生:整个公益行业如何进一步加速数字化?”陈一丹表示,在社会需求和公众期待之间,“公益数字化”变得尤为明确的目标和使命。

现场,腾讯基金会、腾讯研究院发布了《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

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表示:慈善的本质是做好事,而数字化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技术应用方向。

其中,公益数字化是科技向善最典型的应用场景。

支撑“十四五”宏伟蓝图,“数字化”成为公益事业发展新引擎。

“当今社会,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始终是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慈善理念和慈善行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王爱文在峰会上表示。

探索数字时代的公益事业如何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从行业来看,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慈善大数据平台,推动慈善捐赠、救助数据共享,助力和推动整个慈善事业的数字化建设。

业界,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敏捷、高效、在线的数字化能力,以及基于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公益项目不断涌现。

比如在乡村振兴、教育救助等领域,《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指出,不少农村寄宿生因得不到有效陪伴而面临心理健康问题,而传统公益服务模式在专业人才和服务方面相对有限。

地理分布。

腾讯公益平台“新一千零一夜”公益项目通过经典绘本故事的在线直播,以低成本、高品质为农村寄宿生提供情感陪伴。

项目实施后,寄宿留守儿童抑郁症增速减缓63.6%,学生受欺负人数减少11.8%。

陈一丹在峰会主题演讲中指出,共建公益生态,要始终相信技术的力量、机制的力量、人的力量。

“过去的尝试让我们认为数字化应该为公益行业构建一个融合共生的新生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开放和推动更多的连接。

未来,数据将不再被存储。

”只有在互联网平台上,公益组织也会拥有自己的数据能力。

”陈一丹表示,腾讯近年来陆续推出科技公益计划,开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直播、、云服务等产品能力,帮助更多人专业志愿者。

、志愿机构和公益组织。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公益数字化”不仅是趋势,公益行业需要走出信息孤岛,打造数字化组织体系;这也是一种使命。

国家对公益行业的重视和捐赠者的基本需求,对公益行业提出了新的期望。

;它还代表一种生态,用公益理念构建数字生态丛林,可以为公益行业探索边界、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空间。

郭凯天在解读《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时提出,在公益数字化方面,中国公益组织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尝试,对数字化有迫切需求,但起点还很低,需要重点关注。

改进投资、能力和工具。

和技术供应。

同时,它在实践中提高了信任、增强了专业性并加速了敏捷性。

乡村振兴、科技公益、可持续发展是公益产业重点布局的三大领域。

两天时间里,乡村振兴、科技公益、可持续发展被视为“数字公益”的重要领域和抓手。

峰会围绕三大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乡村振兴方面,随着国家“三农”工作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项关系百年大计的重要战略也对公益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真正扎根于乡村建设的毛细血管吗?最后,用高效、透明、系统的运作方式振兴乡村、培育人才。

2019年,央视新闻举办“感恩买湖北”公益活动直播,销售湖北农副产品。

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000万,2小时交易额突破4000万元,成为公益创新的绝佳范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峰会上表示:乡村振兴是国家大事。

在数字化全面深刻影响生产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时代,乡村振兴必须与数字化相结合。

为提供最普惠的数字公共产品插上翅膀。

在科技公益方面,如何在“科技向善”的价值观指引下,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中立、稳定、市场化的能力,为公益行业提供更实用的数字服务,把“输血公益”变成“造血公益”,不少科技公司已经行动起来。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贝尼修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未来将改变10%的工作岗位。

数字化不仅对传统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求掌握多样化的数字知识和职场技能。

“新领”人才将成为未来需求的主体。

IBM希望通过“全周期”教育,帮助中国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缩小数字技能差距。

其中,P-TECH新领教育模式助力专业人才升级,“AI启蒙季”启蒙教育资源(STEM)匮乏地区的孩子。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

万科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世界冠军、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家庭传播计划”成员发起人邓亚萍,以“数字时代公益惠及每个人”为主题进行对话”。

王石分享了他亲自参与农村清洁炉灶项目背后的故事,并表示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数字化,还可以通过先进的工具建立平台,从而提高效率。

邓亚平乐观地认为,数字公益平台可以通过行为公益等方式赋予体育更多意义,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从过去的个人和区域公益援助,到气候变化、碳中和等全球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可持续发展也对公益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峰会前夕,腾讯宣布战略升级,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并宣布首期投入1亿元,内容包括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 FEW(食品、能源、水等领域探索)、公共应急响应、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

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优势,将传统公益方式升级为公益捐赠与可持续创造并重。

早在今年9月,联合国就通过了“《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在未来15年努力实现消除贫困、消除饥饿、健康福祉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我们需要用深圳的速度和重庆的热情来实现这一目标。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驻华协调员查特吉(常启德)在峰会上给出了生动的比喻。

全民参与互联网公益逐年增多,线上线下纷纷向《你的名字》致敬。

在全国范围内的“抗疫”行动和复工复产的数字化浪潮中,移动支付的普及和数字新基建的完善正在加速。

互联网公益透明体系也不断优化,让更多人通过互联网自觉参与公益行动。

与民政部披露的数据相呼应,“腾讯公益”平台上,年度用户捐款38.49亿,同比增长37%,参与人数也超过1.18亿。

截至2020年4月,腾讯公益平台爱心网友筹集善款总额突破1亿元,累计提供公益项目超过9万个,再次刷新纪录。

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捐赠者可以直接找到自己关心的项目,立即获得项目反馈,甚至可以与受助者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

这种经验和流程的变化正在深刻改变公众参与公益的方式。

帮助商誉最有效地收集和使用的习惯。

互联网推动全民善意参与增长,这直接体现在互联网信息募捐平台的数据上。

腾讯公益平台年度数据显示,用户长期捐赠习惯不断养成,月捐赠用户年均捐赠金额是平台普通用户的4倍。

全国参与度的提升,带动了各省市百花齐放:月度捐款省份“排行榜”中,广东省月度捐款金额最高,达19.09元;月捐款额“前10名”城市中,北京价格最高,为87.21元。

在本次峰会主办城市重庆,1999年慈善日期间共有1万人参与捐款,共筹集善款3.28亿元。

捐赠总额和捐赠人数均居全国第一。

这样的成绩,与热心的捐助者和每一位致力于拥抱数字化的公益从业者密不可分。

为此,本次峰会再次延续“你的名字”致敬环节,在重庆标志性江北嘴九栋建筑的外屏上真诚感谢每一位捐款背后的名字。

让人们认识到互联网慈善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点。

99慈善日将推出两大产品升级“小红花”拉开预热峰会。

多家慈善组织讨论了“数字攻击”的目标。

腾讯公益平台在2019年公益日举办首场慈善合作伙伴新闻发布会。

腾讯公益平台代表负责人介绍,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团队密集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调研、项目评估和用户访谈,收集了大量来自合作伙伴、用户和专家的见解。

对平台共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在产品运营、激励机制、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升级。

据介绍,今年99慈善日将以“推动慈善行业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继续在筹款、品牌推广、企业合作等方面支持慈善伙伴,并推出两大产品升级。

在腾讯基金会继续提供总额4亿元匹配捐赠的基础上,腾讯公益将根据平台数据和用户投诉、行业舆情、专家等综合信息,探索优化项目匹配捐赠的模式。

评论。

据介绍,调整匹配捐赠模式将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但不变的是优化匹配捐赠的最终目标,即鼓励公益组织提高透明度、公信力和自我激励。

另一项产品升级是,99慈善日的“小红花”符号将升级为超级符号,可记录用户日常捐款、计步捐款等慈善行为,并可在99慈善日将捐款翻倍。

升级后的小红花产品将更加简单、友好,与用户的公益行为联系更加紧密。

疫情对公益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去年99公益日前夕,腾讯公益基金会宣布,将在腾讯抗疫基金中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公益组织克服疫情困难,实现快速发展。

经过几个月的走访和调研,腾讯基金会发现,收入大幅下降、项目停滞和人才瓶颈是公益组织在疫情期间面临的三大困难,公益数字化有望提供解决方案。

峰会当天,腾讯基金会宣布将拿出2亿专项资金启动“千百计划”:未来两年内,通过补贴一名专职公益数字化工作人员、资助一名公益数字化人员、公益数字化产业扶持计划,共建公益数字化虚拟学院,为公益组织提高自生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数字技术的升级也运用在通讯方面。

腾讯公益平台推出《做好事得小红花》有趣短片。

活动还在北京、深圳、西安、重庆设立了互动装置。

用户可通过屏幕互动领取小红花,支持ALS群体、山区儿童、流浪猫狗等。

该项目将公益的普及范围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公益事业的发起者、支持者和传播者。

峰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完成了新一届组委会的选举。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由腾讯基金会、南都基金会、陈一丹基金会发起,每年举办一届。

从2018年第三届峰会开始,将增设组委会轮值机构,邀请国内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公信力的公益组织加入组委会,对峰会事宜进行决策。

同时,将成立联合组织,邀请国内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参与峰会的重要工作。

峰会发展至今,已联合近百位委员、近百家联合机构、15家轮值机构,不断汇聚公益行业参与互联网公益讨论,为透明、理性、生态高效的发展提供思路。

中国互联网公益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峰会期间,组委会对轮值组织进行了新一届选举。

峰会现场,在全体参会代表的注目下,陈一丹带领首届组委会正式将接力棒交给新一届组委会。

峰会完成了象征火炬传递的升旗仪式。

我们将在互联网公益精神的指引下,不断阔步前进,共同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