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exels-Craig Dennis 文|半导体行业方面 Arm 由英国 Acorn Computers 公司于 1983 年创立。
1990 年成立了一家名为 Advanced RISC Machines 的新公司,并于 1998 年上市时更名为“Arm Limited”并延续至今。
2016年被日本软银集团收购后成为热门话题。
软银官网是这样介绍Arm的: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主芯片都采用了处理器设计商Arm的技术。
在物联网(IoT)时代,半导体技术领导者Arm有望凭借其在高安全性和高能效方面的差异化技术,在软银集团的战略中发挥核心作用。
风暴结束后,Arm 从一家英国小公司继续发展壮大。
如今,Arm 的市场正在崛起,但丑闻缠身。
至于未来,Arm将何去何从,一直是半导体行业关注的焦点。
01 崛起:PC 世界的下一场革命。
智能手机的爆发也带来了Arm的爆发。
这是Arm发起的第一次革命。
现在,Arm架构也开始在PC领域大举进攻,希望能够掀起PC世界的下一次革命。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预测,到2027年底,Arm最终可能会占据笔记本电脑市场约25%的份额。
同时,作为PC市场最大的制造商,英特尔在面对Arm的竞争时将遭受最大的损失解决方案,五年内失去了近 10% 的份额。
苹果在2020年推出了针对MacBook系列自主研发的M1芯片,该芯片基于Arm架构开发。
正是Arm架构的优势,在同等计算性能水平的M1 MacBook的直接竞争功能中,功耗管理和电池续航表现最为突出。
苹果基于Arm的PC芯片的优异性能,使得业内多家芯片公司选择了Arm。
而且,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苹果将于 2022 年以 90% 的份额引领 Arm 笔记本电脑市场。
联发科联发科也对基于 Arm 的解决方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高管峰会上,联发科高管表示,他们看到了 PC 市场 400 亿美元的机会,联发科将通过推出全新 Kompanio 移动处理器加入这一市场。
联发科副总裁 Vince Hu 表示,联发科计划从“低功耗领域转向高功耗领域”,并将其用于智能手机芯片(如天玑处理器系列)的部分 Arm 技术应用到 PC 上。
他还提到“认识到我们必须支持更高性能的应用程序,我们必须在CPU和GPU作为基本能力方面进行一些更大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联发科进军PC领域的攻势是由Adam King领衔的。
他是英特尔客户计算业务团队的核心成员,还负责第四代至第六代酷睿移动处理器的营销。
高通高通也是选择使用Arm架构的公司之一。
其首席执行官 Amon 预测,到 2024 年,基于 Arm 的处理器将广泛用于为 Windows PC 提供动力。
高通自 2017 年以来一直为笔记本电脑提供基于 Snapdragon 平台的解决方案,并与微软合作为 Windows-on-Arm 生态系统做了大量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似乎成绩并不大,市场份额也没有明显提升。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Windows程序都能在基于Arm架构的系统上完美运行,影响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Snapdragon平台相比x86平台仅提供有限的性能,而且价格也不低,因此其吸引力有限。
如果与同样基于Arm架构的苹果Mac产品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2021年,高通以14亿美元收购了初创公司NUVIA,希望利用其团队和设计的Arm内核为Windows PC提供更强的性能和更高的效率。
然而,正是因为收购了NUVIA,高通和Arm开始陷入紧张关系。
除了三大公司之外,Arm也正在冲刺算力和要求更高的数据中心领域。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已经在 2022 年开始开发基于 Arm 的产品,微软和谷歌也在 2022 年启动了使用 Arm 产品的项目,而 HPE 正在扩大对基于 Arm 的服务器的采用。
Nvidia 目前正在其 GPU 中推动对 Arm 架构的支持,而 Ampere 正在开发基于 Arm 的芯片。
Arm的浪潮越来越大。
02“倒下”:Arm陷入不断的麻烦和诉讼。
与Arm架构的围城不同,Arm公司一直陷入困境。
Arm中国的情况并不好。
经过两年换帅,仅仅六个月后,Arm中国传来新消息。
据外媒报道,软银集团任命的管理层接手Arm中国的第一年,Arm中国的营收增长了30%以上,但与此同时,Arm中国的净利润却暴跌了96%。
具体来说,根据Arm中国2022年未经审计的财报,Arm中国2022年营收达到近8.9亿美元,较2021年的6.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由2021年的7920万美元暴跌95.96%至320万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文件说明,Arm中国2022年的外汇损失将为3700万美元,而上一年则为正收入900万美元。
如果排除近两年汇率的影响,Arm中国2022年净利润将超过4000万美元,实际同比下降约37.9%。
不仅净利润下滑,此前一周,业内还传出消息称,继Arm宣布全球裁员15%后,Arm中国也上调了“裁员规模”。
裁员人数涉及近百人(90-95人),裁员补偿比例为“N+3”,其中大部分为研发工程师。
此次部门的裁撤主要涉及SoC和HPC两个团队,而这两个部门也是Arm中国前CEO吴雄昂执政期间重点关注的两个业务板块。
其中,HPC团队依然以IP研发为主,瞄准高性能CPU、高算力AI芯片等领域。
此外,SoC团队正在承接本土芯片厂商多元化的实际需求,依托Arm及Arm中国自研的产品矩阵,开展一些类似半定制芯片设计服务的业务。
但去年5月,吴雄昂在管理斗争中失利,新管理团队接任后,这些项目陷入尴尬境地。
针对Arm中国的裁员,Arm在给国内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Arm中国是一个独立于Arm、独立运营的实体,我们无法对其人事安排发表评论。
但预计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将会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可能与Arm扫清障碍、加速其IPO计划有关。
IPO陷入困境 2016年,孙正义领导的软银集团以320亿美元收购Arm,开启了半导体行业的巨变。
为了筹集收购资金,软银甚至出售了其在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芬兰手机游戏巨头Supercell的股份。
此次收购被认为是一场“豪赌”。
仅仅几年后,愿景基金的投资组合就陷入了亏损。
2020年,软银集团曾计划将Arm出售给英伟达,但因监管部门反对而流产。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收购失败后表示:“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有太多障碍无法说服当局批准合并。
”此次收购以失败告终,但软银似乎依然没有放弃。
Arm 投资者关系主管 Ian Thorton 在 11 月的一封信中写道,由于市场担忧,Arm 的上市计划已从 2023 年初推迟。
“显然,我们希望尽快上市。
但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考虑到金融市场的状况,这在 2023 年 3 月底之前可能不太可能发生。
”今年 2 月,软银发布 Arm 第三季度财报后,软银首席财务官表示后藤义光表示,软银的目标是在 2023 财年之前(截至 2024 年 3 月)让 Arm 上市。
在谈到 Arm 上市的具体细节时,后藤义光透露:“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会看到市场状况如何。
”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Rene Haas)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今年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与高通的这场官司,正当Arm紧锣密鼓地准备IPO时,突然爆出一则爆炸性新闻,Arm将其最大客户高通告上法庭。
起因是高通收购了芯片初创公司NUVIA后。
2021年初,由于间接获得了Arm CPU指令集,因此并未直接向Arm购买授权。
不过,很快,高通就针对Arm提出了反诉,反诉材料显示,Arm正在寻求改变授权模式。
Arm知情终端设备厂商表示预计2024年推出,未来将不再直接将架构IP授权给芯片厂商,一旦芯片厂商合约到期,Arm将不再续约,Arm将跳过芯片厂商向设备制造商收集专利授权,如果终端设备制造商不接受新条款,则无法再合法使用任何基于Arm架构的芯片。
进一步的消息是,Arm未来将禁止厂商在基于Arm CPU的SoC芯片中使用第三方GPU、NPU、ISP等模块。
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不仅会对Arm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移动市场的厂商、架构、SOC产品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尽管双方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但面对商业利益冲突,他们仍然对簿公堂。
如果深究这起诉讼的性质,争议点:一是Nuvia技术授权的合理归属,以及高通是否可以使用Nuvia的ALA架构进行新产品开发;第二,适用的特许权使用费率。
目前,双方对两大纠纷意见不一,法院尚未作出裁决。
在宣布之前,是否使用Nuvia技术完全掌握在高通手中。
在尘埃落定之前,高通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在提起侵权诉讼的同时使用Nuvia技术。
这场诉讼将改变整个行业的规则。
可能,如果双方都采取强硬立场,双方都遭受损失也不是没有可能。
03 总结 Arm进军市场,软银上市一波三折。
对于软银来说,Arm 并不是一项成功的投资。
与 Arm 超过 10 亿的营收相比,软银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收回花费的超过 300 亿美元。
对于英国来说,失去芯片这颗“明珠”是英国政府的痛苦。
现在Arm就像一个烫手山芋。
软银陷入了是保持独立还是倒下的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