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通用打印耗材巨头天威:拥有2536项自主创新专利

时间:2023-12-20 16:43:53 数码发展

天威在3D打印领域拥有160多项专利。王蓉 摄  珠海天威集团是全球第一家拥有喷墨、激光、色带上下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通用打印耗材企业。天威成立35年来,拥有激光碳粉盒、墨盒、色带等9大类10000余种产品。

  35年来,天威成功实现从批发贸易到自建品牌、从简单加工到自主创新、从单一成品生产到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转变,目前拥有自主创新2536项专利。   近年来,天威将3D打印作为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这家知名耗材品牌企业正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开启新一轮发展。   从小墨盒起步,到引领耗材行业标准  1981年,22岁的天威董事长何良梅下海创业,创办了天威的前身安杰阳兴公司,主营办公用品、印刷批发零售补给品。当时电脑和打印机开始普及,但打印机厂家并没有重视后续的耗材供应和维护。因此,用户往往在第一批耗材用完后无法及时补货。

  为了解决打印耗材后续供应问题,何良梅前往欧洲等地考察,提出了与国外厂商合作办厂生产耗材的计划。但当时外国人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何良梅于是下定决心,投资办厂,制造“世界一流的国产打印耗材”。   1988年,何良梅在珠海投资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打印耗材厂——天威打印机色带制造厂,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用打印耗材企业之一。

  天威集团董事郑玉霞表示,天威目前拥有2536项自主创新专利,拥有激光碳粉盒、墨盒、色带等9大类10000余种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   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天威积极推进标准化战略,提高耗材产品整体质量,规范并引领行业发展,进入更高水平的发展跑道。

  2000年,天威在全球率先提出墨盒标准,要求“头盒分离”、“色体分离”、“限制芯片使用”。 “这影响了近十年来原厂打印机和耗材的发展。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打印机和耗材基本上都是按照当时提出的原理设计的。”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打印机耗材专业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

   据介绍,天威已连续12年代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委员会参与36项ISO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迄今为止,天威已参与198项国内外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是45项国内标准的主要起草者。

争取国产耗材全球话语权,提升耗材产品整体品质。  进军3D打印领域  依托公司在耗材打印领域积累的技术基础,天威也着力向3D打印转型升级,以3D打印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为核心主要方向。

  这个转变并不容易。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经理钟留前告诉笔者,刚开始的时候,机器打印并不顺利。公司技术研发人员不断调整优化主板控制程序、喷头结构、传感温度、XYZ轴、打印基础材料并调整配方。

  “在实验室,技术工程师花了4个月的时间,制作了500-600个样品,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   钟柳谦表示,现在公司的3D打印机产品可以根据物体尺寸和打印速度要求配备5个参数。天威自主研发并拥有国家专利的3D打印镀膜玻璃平台技术行业领先。

  “3D打印时需要固定底部。天威镀膜玻璃平台专利技术,可使物体在打印后冷却处理后自动脱落,底部光滑平整。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底部都有胶带或胶水。

固定,底面比较粗糙。”钟柳谦介绍,天威在3D打印领域拥有160多项专利,以镀膜玻璃平台技术为代表。  2015年,天威集团正式进军全球3D打印领域,覆盖桌面级到工业级的全系列3D打印机产品矩阵格局开始涌现,其中CoLiDo已在全球各大网络交易平台上销售,并长期稳居综合搜索排名前列。  与传统耗材打印不同,3D打印产品技术日新月异,需要不断跟上市场需求,目前天威每年投入销售额的4%~5%作为研发经费用于3D技术研发,未来将继续专注于3D打印材料的研发,金属、陶瓷、碳化纤维、硅胶等都将成为天威的3D打印产品材料。

  前往3D打印服务  罐头、戒指、公仔、个性化花瓶……任何你能描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 3D 打印机“打印”出来。由于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因此3D打印的前景非常广阔。   由于市场客户的重叠,天威从2D转向3D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此,天威将3D打印业务剥离出来,与外部力量合作成立专门公司,向基于3D打印和制造的3D打印服务领域拓展。

  郑玉霞介绍,3D打印服务企业对于企业产品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模具制作非常耗时,成本高达数万元。3D打印可以让企业先制作模具的模型,检验合格后再制作正式模具,降低了企业成本。”    更多领域也在拓展。

今年6月1日儿童节,天威首家3D打印体验店——“天威3D乐园”在珠海乐园正式开业。天威希望体验园不仅能为公众提供正常的3D打印技术和设备,还为教育行业人员提供3D打印培训平台。

  这只是天威“3D教育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果之一。据了解,天威“3D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创新实验室、设备工具、课程教材、培训、技术服务等;目前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100余家企业合作。

学校共建3D打印实验室。   未来,天威将整合3D设计、扫描、后处理、应用等,实现3D打印行业的联合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