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行业低迷之后,2016年中国彩电市场销量逆势增长。展望2017年,业界普遍对中国电视市场的消费前景做出乐观预测。
专家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电视消费的标杆。在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在互联网电视、OLED电视、曲面电视、量子点电视、4K电视等各种新概念、新技术的强力驱动下,预计国内电视市场仍将抢眼。 国产品牌占比提升,未来销量将持续增长 彩电行业这个传统产业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全球主要的电视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内彩电市场近年来一直不景气。 “以价卖销”、“增产不增收”已成为彩电行业常态。一些电视厂商也长期陷入低利润甚至低利润的困境。
陷入负利润的泥潭。 2015年中国彩电市场总体规模为4700万台。业界一度认为,随着市场饱和、电视开机率低迷,市场规模已达到天花板。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彩电行业零售规模却表现不俗,历史性突破5000万台。据研究机构奥维云统计,2016年中国彩电零售量为5089万台,同比增长7.8%;零售额1560亿元,同比下降1.8%。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建锋认为,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内需仍有潜力。大尺寸产品和新技术产品已成为主流。产品升级加速了电视产品的更新换代。未来,彩电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奥维云预测,2017年中国彩电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将达到5301万台,同比增长4.2%,零售额将达到1640亿元,同比增长4.2%。上涨5.1%。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彩电市场,外资彩电品牌的市场销量已跌至不足15%。昔日强势的三星、夏普、索尼、LG,如今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索尼电视在华市场份额为2.1%,零售量同比下滑24.1%,零售额同比下滑17.5%,销量排名跌出前十,排名第11位。 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视品牌全球份额达到30%,超越韩国品牌,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未来,随着海信、TCL、创维、四川长虹等彩电企业加强海外业务,中国彩电企业的出口表现将更加强劲。 互联网电视逐渐成为标配,竞争激烈 随着宽带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内容和应用的丰富,互联网电视在国内彩电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海信发布的《2016-2017电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彩电市场互联网电视渗透率达到84.7%,已成为消费标配。相应地,用户也养成了在线看电视的习惯。海信互联网用户大数据研究显示,互联网电视用户日均在线时间接近5小时,在线视频点播成为用户观看电视的首选,占用户观看时间的68%以上视频。 家电研究机构WitsView研究经理林正顺表示,2016年,乐视、小米等中国互联网品牌凭借高性价比电视产品在全球液晶电视市场迅速崛起。
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我们漫长的促销战线,推出乐迷节、米粉节等活动,刺激换机需求。预计2017年互联网电视品牌将延续这一销售策略,中国六大传统电视厂商也将不得不效仿,以维持市场份额。 对于乐视、小米等互联网电视品牌来说,前几年都是以低价、亏损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盈利将成为互联网电视企业的下一步。
发展目标。近日,互联网电视品牌乐视宣布其超级电视用户已达千万。乐视致信总裁梁军表示,乐视超级电视2017年至2019年的四大核心目标是:从扭亏为盈到大幅盈利;中国市场年销量排名第一;拥有国内最多的运营高价值用户;成为非硬件主要参与者 屏幕生态运营收入三年累计超200亿元。 为了摆脱互联网电视行业低价竞争带来的“鲶鱼效应”,防止陷入中低端同质化红海,各大互联网电视厂商都在寻找突破的方法。
记者近日从PPTV获悉,PPTV正在通过产业链整合、发力下游内容、进军高端市场等方式展开新一轮战略探索。 PPTV电视在2016年不仅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组合,还选择进军高端定制市场。 消费趋于高端、大尺寸、高分辨率。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消费升级,大部分消费者已从“基础消费”上升到“品质消费”阶段。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红顶奖组委会近日在第八届红顶奖颁奖典礼上公布了《高端家电产品消费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79.3%的消费者在过去六个月内有购买高端家电的计划。
他们购买高端家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升级家电,其中69.9%的人是为了追求生活品质。 消费者购买高端家电的原因让厂商兴奋不已,但厂商如何才能吸引这些中高收入人群呢?对于彩电企业来说,除了超薄、大尺寸、曲面等产品外,还需要提升智能操作、外观设计、音效等体验,因为《调查》表明中高端收入人群主要关注后三种经历,分别占比53.5%、30.3%和29.9%。
业内预测,2017年,各大彩电厂商将围绕大尺寸、高分辨率电视产品展开激烈竞争。 AVC黑电事业部总经理翁振华表示,目前市场画质技术热点是UHD(高清)、HDR(高动态范围)、HCG(高色域)。未来为了适应家居风格的不断变化,电视的外观将变得更加颠覆和多元化。同时,随着大尺寸液晶的加速影响消费者心理,2017年大尺寸液晶的需求将持续发酵。
海信电器总经理胡建勇也认为,画质依然用户购买电视的主要因素,显示技术的竞争将成为2017年竞争的主旋律。海信将向印刷量子点电视发展,也将继续在激光电视领域进行研发和投资。此外,大屏电视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2017年,55英寸以上平板电视占比预计将达到36.3%,成为市场中不断增长的尺寸细分领域。未来5年,85英寸以上超大屏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0%。
展望2017年液晶电视的发展趋势,品牌厂商依然以大尺寸、高分辨率为主。曲面电视和OLED电视也将成为高端市场的战场。”林正顺说道。 据WitsView预估,2016年大尺寸(55英寸及以上)电视出货量占比达17.8%,预计2017年将突破20%。
4K音频、视频和游戏,4K电视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31.5%。 此外,2017年中国曲面电视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据群智咨询预测,2017年中国曲面电视市场出货量或将达到580万台,渗透率接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