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饿了么无人机首次亮相,最高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65公里

时间:2023-12-20 11:38:51 数码发展

9月23日晚间消息,今天上午10点10分,2017世界无人系统大会开幕。饿了么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

  最大飞行速度65公里/小时、最大载重6公斤、满载续航20公里……这些就是饿了么无人机系统“E7”(中文名)的各种特点:翼)这次显示。项目参数。作为饿了么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产品,E7在各项核心指标上均已达到实际应用水平。其上安装的外卖盒采用气柱材料特制而成。

它的重量仅为485克,是全球同类外卖盒中最轻的,但其容积却可以达到20升。   2016年初,饿了么内部提出了一个创新理念——“未来物流”战略。

E7是这一战略的“大动作”之一。 “未来物流”战略的背景是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即将进入3.0阶段。作为外卖领域的鼻祖,饿了么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时配送能力主要由商户分配,彼此碎片化、相互隔离,效率水平极低;   第二阶段,即时配送平台出现,基于统一规划的组织运力和众包运力成为市场主流,效率得到提升;   第三阶段,为适应即时配送爆发式需求增长,平台抓住人工智能机遇,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的技术革命机遇为主要推动力即时配送发展已从人力扩张转向技术创新,效率持续大幅提升。

  饿了么表示,目前,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点。饿了么“未来物流”战略的核心是用3-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创新技术为动力、以智能硬件为基础的即时配送体系,推动第三阶段的完成。

即时配送行业。转型。

帮助平均订单配送时间超过30分钟的智能调度系统、行业首个冷热分离恒温外卖箱等,都是饿了么在“未来物流”战略指导下孵化的创新成果在过去的一年。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研发前沿配送技术,饿了么还成立了“饿了么π事业部”作为“未来物流”的研发部门。

该团队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饿了么无人机配送系统。经过大量研究、论证和模拟测试,饿了么π现已形成一套基于同城物流的无人机配送流程和方法。

截至2017年9月,饿了么无人机已经经过数千次测试,成功攻克了运输功能、飞行性能、承载性能、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等多项关键技术。 E7之后,相关研发仍在进行中,性能更出色的新一代饿了么无人机预计将于明年4月投入测试。   负责大范围的干线物流,是饿了么无人机在未来即时配送系统中将扮演的角色。目前,陆路运输负责所有即时配送线路的物流。

但由于交通拥堵、红绿灯、电动车限速等现实条件,陆路交通的效率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达到极限。扩大运力、优化智能调度,有助于陆路交通进一步突破极限,但也有必要发展成本更低、人力效率更高的“立体陆空交通”。   数据模拟和实际测试均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如起点到目的地距离较远、同一方向有大量配送订单),无人机负责从配送点进行干线运输A到B。 骑手负责从取餐点到配送点A、配送点B到目的地的支线运输。

与纯陆路运输相比,交货时间和成本显着降低。长距离、高密度的订单配送将是未来无人机物流的重要应用场景。   上海新金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饿了么在世界无人系统大会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饿了么将被授权在金山工业区建设无人机研发基地,并获得工业区指定空域使用权。未来,金山基地将成为饿了么无人机的测试中心、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这也将成为全国首个即时配送无人机科研基地。   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客服总监邓野对上海市政府对饿了么无人机配送研发的支持表示感谢。

一年前,饿了么率先突破了30分钟订单准时送达的行业分水岭。随着饿了么的无人机配送技术日益成熟,30分钟这个看似极限的价值将被改写,用户将享受到更加极致的服务体验。

  邓野还表示,即时配送是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应该成为它的标签。相信在创新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未来即时配送能够真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让每一位即时配送从业者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让即时配送这个职业更加美好。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