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数据库,它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字符串、列表、集合、散列、有序集合等。要使用redis,我们需要先启动redis客户端,然后通过它与redis服务器进行交互。
Redis客户端的启动指令是redis-cli,它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在终端中运行。redis-cli有很多参数,可以用来指定连接的服务器地址、端口、密码、数据库等。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参数和使用方法。
1.-h:指定要连接的服务器地址,默认为127.0.0.1,即本地主机。
2.-p:指定要连接的服务器端口,默认为6379。
3.-a:指定要连接的服务器密码,如果没有设置密码,可以省略这个参数。
4.-n:指定要连接的数据库编号,默认为0,redis支持16个数据库,编号从0到15。
5.-c:以集群模式连接到服务器,这个参数只在使用redis集群时需要。
6.--raw:以原始格式输出结果,不进行编码转换,这个参数有助于处理二进制数据。
7.--no-auth-warning:不显示未认证的警告信息,这个参数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例如,如果我们要连接到本地主机的6379端口,并使用密码123456进行认证,然后选择第一个数据库,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如果连接成功,我们会看到类似下面的提示符:
这表示我们已经连接到了127.0.0.1:6379,并且选择了第一个数据库。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输入各种redis命令来操作数据了。例如,我们可以使用set命令来存储一个键值对: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get命令来获取键值对的值:
如果我们想退出redis客户端,我们可以使用quit命令: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redis客户端的启动和基本使用。当然,redis-cli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和选项,我们可以通过输入help命令来查看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