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种高性能的键值数据库,它支持分布式集群模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容错性。在Redis集群中,每个节点都有一个角色,要么是主节点(master),要么是从节点(slave)。主节点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读写请求,从节点负责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并在主节点出现故障时接管其工作。这就涉及到了Redis集群的主从切换(failover)机制,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Redis集群的主从切换是由集群管理器(cluster manager)自动完成的,它是一个分布式算法,运行在每个节点上,负责监控其他节点的状态,选举新的主节点,并更新集群配置。当一个主节点出现故障时,集群管理器会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主从切换:
1. 检测故障:集群管理器会定期向其他节点发送心跳包(ping),并接收回复(pong)。如果一个节点在指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某个主节点的回复,就会将其标记为疑似下线(PFAIL)。如果多数节点都将某个主节点标记为疑似下线,就会将其标记为确认下线(FAIL)。
2. 选举领导者:当一个主节点被标记为确认下线时,集群管理器会在其所有的从节点中选举一个领导者(leader),负责发起和执行主从切换。选举领导者的规则是:优先选择最优先级(priority)最高的从节点;如果优先级相同,则选择偏移量(offset)最大的从节点;如果偏移量相同,则选择ID最小的从节点。
3. 发起投票:领导者会向其他主节点发送请求投票(request for vote)消息,要求它们同意自己成为新的主节点。如果其他主节点同意,则回复投票(vote)消息;如果不同意,则回复拒绝(deny)消息。如果领导者收到了多数主节点的投票消息,就会认为自己获得了授权(authorization),并进入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