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主持学习时,领导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广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扶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明眼人会发现,“教育”是这段话中排名第一的领域。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大有可为!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有着良好的基础。中国正在制定5G技术标准,这在以往的行业创新领域极为罕见。与此同时,中国在5G技术相关“芯片”研发、通信系统和通信终端建设等方面已经遥遥领先。5G具备以下六大优势:高速、泛在网络、低功耗、低时延、大连接、万物互联,几乎都为区块链的应用做好了准备。对于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来说,区块链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区块链+教育”可以重新定义人才。区块链与教育的结合,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育的弊端。尽管国家多年来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以分数取考”的现象依然存在,教育行业尚未探索出更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就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就是为了考高分。于是,众人跟着产生了巨大的漩涡效应。课外学习占据了城市孩子大部分的课外时间,让学习成为学生巨大的精神负担。一些高考高分的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往往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数据不可篡改,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然后通过AI分析出具报告,或将改变高考成绩决定未来的现状学生的。人才升学和就业评价将不再仅仅依靠高考成绩或各种证书,而是综合衡量和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人才潜能,促进人才发展,并节省人员招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区块链+教育”可有效保护信息安全目前,教育领域的各种数据都体现在学生的学籍、学历等信息中。如果不重视教育数据的安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考试却冒牌货,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霍伯顿学校已经开始在区块链上共享学历证书信息,包括数字证书和数字学籍、学历等证书。这些保存的身份数据属于彼此,过去曾面临数据泄露的风险。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是解决数字身份所有权和管理问题的重要一步。权力下放消除了列出的问题,因为数据所有权仍然属于其所有者。区块链身份证主要应用了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不可篡改、可追溯、跨机构协同等技术特性。网络中的行为被时间戳记录,链上信息不可篡改。由节点共同维护,链上节点之间可以进行数据流通和共享。如果以这种方式存储学生身份,以后就不太可能发生作弊和冒充。“区块链+教育”可以改善资源不平衡的现状。各地优质教育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一些优秀教师的成果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共享。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的特性让每个节点都可以上传资料,这意味着每个老师都可以发布自己的教材,提供在线辅导、习题讲解等服务,资源的丰富性可以大大提高。同时,区块链可以解决版权保护难、运营成本高、数据共享难等问题。区块链还可以建立完整的学习历史档案,包括个人学籍信息、学习水平、学历证书,甚至记录学习成绩、出勤率等信息。这些信息将像身份证一样用作个人判断。通过区块链,或许还能实现“因材施教”。在逐渐完善的学生信息系统下,根据他们的性格、优缺点、喜好、学习方式等为他们制作用户画像,并为他们匹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该项目能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总而言之,区块链与教育的结合将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虽然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让我们共同期待教育因区块链而大放异彩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