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中国数据库被卡的烦恼:阿里OceanBase霸气卫冕世界第一中国自研OceanBase数据库刷新世界纪录。时隔七个月,再次在TPC-C公开证明自己的实力。而这一次,不仅仅是新霸主的巩固,也不是打破行业尘封9年世界纪录后的新里程碑……更是技术性能标杆、自主研发底层基础的关键事件,和全球标准的话语权。多年后回头看,这或许也是两个时代的分水岭。数据库、操作系统和芯片,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中当之无愧的三大基础技术,此前都没有掌握在中国手中。如今,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十年耕耘,20万亿行代码——在数据库领域,在打破全球纪录七个月后,再次创造了一条新的标准线。什么样的成就?去年11月,我们报道了阿里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在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的TPC-C基准测试中夺冠。这一成绩也打破了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保持了9年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登顶榜单的中国数据库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称赞:“这是我国基础软件的重大突破。”如今,时隔七个月,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OceanBase不仅打破了去年保持的世界纪录,其性能得分也首次突破7.07亿,较去年大幅增长近11倍。而这一次是可扩展性的展示。采用分布式架构的1500多个节点的数据库集群,终于实现了整体性能的大幅提升——这在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库中是不可想象的。更重要的是,在工业领域,分布式数据库解决了传统数据库几十年的难题,标志着数据库行业新一轮的技术变革。TPC-C被誉为“数据库领域的世界杯”。它是世界主流计算机硬件厂商和数据库厂商公认的性能评价标准,对数据库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也是全球最可信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数据库功能和性能测试标准。金融、电信、政府等重点领域的客户一般会参考TPC-C的结果来衡量各数据库厂商的事务处理能力。更直接地说,TPC-C测试是数据库产品真正实力的最好公开证明。具体到测试本身,主要涵盖两大方向,即基础属性和压力表现。在模拟真实交易环境和考察数据库基本性能的需求下,要求连续运行至少2小时,通过每分钟创建新订单来评估数据库的性能和性价比。规定测试任务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95%的交易在1s内完成。所以,一个商业数据库想要向业界证明自己的实力,TPC-C测试绝对是一个硬指标。但TPC-C排行榜长期以来一直被甲骨文、IBM、微软等传统数据库和硬件厂商把持……一直没有中国自主品牌。直到2019年9月,阿里一鸣惊人,打破了甲骨文9年霸榜的局面。不过,当时虽然性能超过了第一代甲骨文的记录两倍多,但外界仍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硬件红利“亏了”。所以这一次,时隔7个月再战——硬件基本不变,需要的是技术架构和软件实力的证明。因此,有外人评价:“无敌手,独孤求败”。但参与此次“论证”的阿里工程师表示:这个评价听起来太疯狂了。不过,我也认同,在数据库领域,技术架构的优越性和领先性,确实是短时间内难以超越的。阿里为什么?此次压力性能测试要求OceanBase连续运行至少8小时。超过1500个数据库节点、超过5000万个仓库和相应数量的客户端参与测试,过程中上下抖动不超过1%。以最苛刻的方式,毫无压力的通过了考试,其他人想要在短时间内以同样的标准通过考试几乎是不可能的。OceanBase总经理杨兵,是连续两次上榜的阿里领军人物。他分享了OceanBase成功的核心原因:分布式整体系统可用性的技术创新。即不用担心为了保证扩展性能而在软硬件上的高投入带来的杯水车薪,也可以解决节点故障无法使用主副镜像的问题技术。以此为出发点,OceanBase大胆采用Paxos分布式共识协议作为整个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技术之一。OceanBase创始人杨振坤坦言,无论是主备数据库的数据不一致,还是分布式事务的技术缺陷,根源都在于关系数据库自身软件缺乏高可用。通过叠加硬件红利来解决问题,显然是治标不治本;而OceanBase则从数据库内部入手解决问题。当然,OceanBase技术团队在第一次TPC-C测试成功和第二次TPC-C震荡中也做了大量重要的优化升级工作,满载而归。例如,提供兼容Oracle的租户模型,支持兼容PL/SQL的存储过程;新的实践分布式并行查询的执行引擎有助于更好地支持TPC-H等场景,更快地走向混合负载。对于兼容Oracle的难点,杨冰强调,OceanBase团队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实现业务的平滑迁移,不修改一行代码,不对业务做任何调整。但是由于Oracle本身在这个过程中的功能比较多,要先突破具体的内容确实是一个挑战。此外,甲骨文一直是一家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非常重视自身的专利权。未来在兼容性工作过程中,技术团队认为,基于自研数据库的属性,对相似功能的加持需要谨慎。更重要的是,OceanBase团队在分析了Oracle单机数据库强大的技术功能后发现,其混合负载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杀手。“未来在OceanBase分布式技术架构中实现这一功能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技术挑战。”“另外,对于OceanBase来说,公开挑战赛的成功只是证明其日常实力的其中一种方式。和很多中国科技公司一样,业务场景是最好的练兵场,而中国业务场景的挑战赛可能比benchmark更复杂测试,或许你或多或少知道,支付宝之所以能够成功加入OceanBase,不仅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投入,还有支付宝经济体和支付宝业务所代表的互联网规模,金融级场景的复杂性,以及每年大促期间的双十大型体验机会……这些都为它提供了天然的练兵场,因为数据库系统的通用性只有通过丰富的业务场景的考验才能证明,而“用it”才是硬道理。比如在高效解决银行业务从传统Oracle迁移到OceanBase的相关问题时,由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团队已经为开发人员、运维人员等技术群体提供了完整的大数据链路同步和异构数据库、同构数据库同步迁移的众多工具,如OCP、OMS、等等如今,随着OceanBase在金融场景的商业化越来越深入,创始人杨振坤表示,未来团队希望这款产品能够代表下一代分布式的技术趋势和发展方向数据库。场地。比如OceanBase也出现在了交通、铁路、航天等领域。在巩固金融场景技术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商业化进程,逐步成长为关键普适性技术。包括今天焕然一新的国民应用,目前背后的基地就是OceanBase。所以可以想象,随着TPC-C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将会有更多的公司、业务、场景和领域使用全球领先、中国自研的OceanBase数据库。在动荡的环境中,无需担心任何形式的退出。十年风雨兼程即便如此,OceanBase一路走来并不平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世界的关注,但之前有十年的风风雨雨。OceanBase创始人杨振坤回忆说,当时完全是基于技术灵感,认为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库总会有尽头。“虽然我不是数据库工程师,但长期分布式的经历让我觉得像Oracle这样的单机数据库总会有尽头的,毕竟业务数据量会在几个月内翻倍,分布式是肯定的一个机会。”△OceanBase创始人杨振坤于当年6月25日正式成立OceanBase项目。又一年,OceanBase0.1版本正式发布,并在淘宝收藏上线,成功帮助淘宝收藏业务的数据库服务器数量大幅减少。2013年,支付宝开始“去IOE”,即去掉Oracle数据库、IBM小型机和EMC存储。2014年,支付宝交易库上线,真正将OceanBase产品带入核心金融业务。2017年,首家外部用户南京银行也正式上线了OceanBase。然后在去年9月,一战成名,打破了垄断。但更重要的是,今年3月,OceanBase宣布将通过阿里云正式对外开放,实现更广泛的高可用、高性能、低成本的服务。在研发的道路上,OceanBase团队一度因为困难重重,因为找不到自己愿意使用的业务而濒临解散。如今春风化作雨,一切不过是个玩笑。更重要的是,因为数据库技术的垄断,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让他的中国合作伙伴在零下20度的冰冻环境中苦苦等待2个小时,昔日的嚣张可能再也不会重演了。.现在,我们不仅有国内自研的OceanBase数据库可供选择,而且OceanBase也是最好的选择。其次,还要看操作系统和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