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8月10日报道近日,工信部再次曝出假商户实名制执行不力等违规行为:工信部共暗批26家假冒商户的109个营销网点,发现违规网点37个。此外,共享通信、公交在线等15家转售企业因违规被暗访其网点。移动转售试用牌照去年底到期,但正式牌照迟迟未发放。取而代之的是牌照好消息,实名制不到位,以及经营违规和投诉率居高不下。虚假业务是对电信行业改革的考验。License制作困难的环节是什么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工信部对虚拟商户上网新用户实名登记情况进行暗访和抽查,共检查109家手机转售企业自营和代理各类营销网点,发现37家网点存在违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违规率为33.9%。其中,对50家实体营销网点进行暗访,发现违规网点13家,违规率为26.0%;暗访网络营销网点59家,发现违规网点24家,违规率40.7%。共享通讯、公交在线、海航资讯、贵阳朗玛、电话世界、中兴视界、苏州蜗牛、国美集信、苏宁互联、银盛电子、爱士得、京东、鹏博士、远特通讯、连连科技等15家转售公司被暗访网络存在违规行为。针对暗访和抽查发现的问题,工信部网信办下发整改通知,要求立即整改违反实名制的行为,批评虚拟经营者违反网络新用户实名制。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和违法网点将严肃处理。随机抽查新入网用户和在线用户注册信息共享通讯,发现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要求相关基础电信企业继续暂停向其分配手机转售码。号码资源。事实上,这并不是工信部第一次对虚拟运营商进行暗访。今年6月,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工信部对20余家虚拟运营商实名注册进行突击调查已经发布了号码。.其中,一家虚拟商户位于浙江,工信部随机抽查了该公司的两家实体店和两家网上大厅。其中,实体店违规率为50%,抽查中两家网店违规率达到100%。网店未对顾客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在线核实。今年2月的暗访结果显示,涉事虚拟运营商的违规率最高为100%,最低的是国美集信通信,违规率为25%。上个月,工信部发布2016年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通报,共有10家企业被点名接到用户投诉,其中虚拟运营商6家:京东、阿里巴巴被被指控未能履行其服务承诺;彭医生被指投诉未及时处理;海航业务不正常;蜗牛夸大了宣传;而小米则被用户投诉流量提醒不规范。可见,虚假业务的违规率非常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豪对记者表示,170号码100%都违规。这是基础电信运营商的阴谋论。该负责人表示,工信部暗访明显是选择性执法,对假冒商家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如果违规率高达100%,这是游戏规则的问题,而不是假商本身的问题。为什么现在颁发正式的虚拟营业执照这么晚?此前曾披露,虚拟运营商不采取“实名制”发展用户的,每名用户将被罚款50万元,运营商承担连带责任;)超过30户的,取消其经营资格。虚拟运营商一旦出现违规或“违约”行为,可能会被工信部或运营商开除。因此,官方不颁发牌照可能与虚假商户实名制落实不彻底、违规有关。假冒企业老板怎么认为官方执照迟来了?共享通信董事长姜志祥认为,客观上存在部分虚拟商家实名制落实不力、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虚拟经营者“转正”难度较大。这是业界的共识。“国家暂缓发放官方牌照,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行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为了拿到官方牌照,虚拟商家在过去六个月里一直在努力创新,寻找未来。”发展路径。”联想集团副总裁王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虚拟商户这两年在发展的同时,黑卡、垃圾短信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部门。今年以来,国家加强了信息安全管控。不仅用户实名制提高了门槛,虚拟商家的监管也更加严格。每个人都想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发展虚拟业务,同时照顾好它们。信息安全使能行业健康发展。蜗牛移动总裁陈岩表示,过去半年时间,主要是与基础运营商合作,让民营企业更加了解国企的思路,让国企更加市场化,让国企更加市场化,解决关乎假商生死存亡的码号、结算价等重大问题。一方面,积极推行实名制;另一方面,要解决虚拟商人应有的没有任何利润和基本网元资源的情况下,开发多种新产品,寻求谋生之道的问题。简而言之,生存。一位虚拟商业负责人表示,目前虚拟商业的主流还是通过基础通讯产品,通过线下或线上渠道进行销售。由于虚拟业务数量众多,竞争方式相似,竞争愈发激烈,经营者给予批发价格高甚至批零倒挂等不利因素,以及扣减结算收入等不利因素,使虚拟商家难以生存,亏损严重,甚至陆续退出。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繁荣市场的目标难以实现。对于170条垃圾短信问题,有假冒商家负责人反映,责任不在假商家自己。由于中国移动转售话费延迟10分钟以上,1分钟可发送1000多条短信,存在垃圾短信漏洞和欠费,非真实需求也较多——名片制作。4G时代,虚拟商家如何在夹缝中生存?陈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4G的到来,基础运营商正在扩大4G份额,流量资费正在加速下降,对虚拟商户的挑战也在加剧。没有落后增值服务的虚拟商户,在行业中生存会更加困难。天音移动CEO邓凯甚至认为,“延迟发放牌照,其实对虚拟商户的融资和资本运作影响更大,对行业发展其实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一问题,地信通董事长黄建辉表示,随着4G的到来,基础运营商的网络优势和资费优势越来越明显,为虚拟业务带来的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比以前,除了一个相对单一的资源池。除了模型之外,还新增了流量包模块等资源,与基础运营商产品类似,可以帮助开发一些高价值的全需求用户。针对城镇低端用户,虚拟商户仍可提供低门槛、简单的语音产品,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流量套餐,区别于基础运营商成品固定套餐,避免造成的浪费让不同的用户群体使用同一款产品,实现真正的理性消费。比如对于一些行业应用,比如导航、监控、低流量行业,4G高速的网络质量和低廉的价格也会成为一些行业的首选产品,所以4G产品可以帮助虚拟商家在大众中发展用户、行业应用的开发,以及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产品优势和服务质量。“由于4G业务的推出,运营商对自身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原有的批零倒挂更加严重。工信部已经下发指导文件,要求基础运营商下调产品价格。”转售批发价格到合理的价格,为转售业务行业营造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兴视界CEO邓牧超谈到4G时代的思路和对策:虚拟运营商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开展差异化、细分化的市场业务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联想通信、蜗牛移动、中兴视讯等企业纷纷试水国际业务。例如,联想通讯在香港、欧洲、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用户从国内扩展到海外。近期,两款植入4G通讯模块、搭载全国48G流量的笔记本产品即将开售;共享通信通过2亿元资本运作收购了尼日利亚一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投资80亿元建设张北云计算基地,这是4G时代虚拟商发展的唯一亮点。记者观察:虚拟业务是电信业改革的牺牲品“在虚拟运营商的用户中,实名注册问题依然严重。”在“2016虚拟运营峰会”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建华指出,截至目前,虚拟运营商用户规模已超过3100万。苗建华表示,在获得试点批复的42家企业中,已有41家企业开始营业。在这41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用户量超过百万,排名前三的公司用户量都超过了300万。在-600万之间。虽然有数百万用户,但至今还没有一家虚拟企业站出来表示盈利,更多的是形同虚设。那么,虚拟商人在过去六个月里做了什么?对排名前10位的虚拟商户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虚拟商户在实名制和垃圾邮件处理系统上疲于奔命,缺乏实体虚拟商户增值服务的支持。早在两年前采访地信通董事长刘东海时,他就曾告诉我,虚拟运营商就是保姆,就是做一些基础电信运营商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以此来换取一碗饭碗。通信行业的食品。事实上,经过两年的发展,虚拟商人的地位更加尴尬。大多数虚拟商户宁愿牺牲自己的业务来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业务,也不愿仅仅为了保住牌照而扩大自己的转售业务(发号、发卡)。比如,一个基础电信运营商一个卡号赚了40块钱,但是我每放一个卡号,从系统到监管的总成本也损失了40块钱。除了受到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打压,虚拟商户的移动转售业务在内部也越来越边缘化。大量高薪从基础电信运营商挖来的员工离职。上个月,京东转售业务严晓波离职。事实上,在加入京东转售业务后,他对互联网虚拟电商业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不过,京东高管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虚拟转售业务对于电商品牌来说只是成为了陪衬,倒挂的批零业务并不看好虚拟业务的发展。同样,阿里巴巴和小米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虚拟转售业务在集团公司内部被边缘化。一位大假商户向记者表示,目前假商户都没有赚钱,假商户住的170号码就是垃圾短信的替罪羊。电信改革的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