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美AI角力场,谁将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

时间:2023-03-12 22:09:28 科技观察

中国21世纪规划的核心是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领先者。尽管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世界舞台上的模仿者,选择采用西方发明而非真正的创新。然而,潮流正在转向,中国在一些新兴技术上已经走在了前列。对于人工智能,也许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兴技术,这引出了一个问题:未来在中国吗?还是该国会继续拖着美国的尾巴?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活水平繁荣。7亿人摆脱绝对贫困,75%的农村接近全面脱贫。一个90年代初出生的中国孩子,将见证人均GDP增长30倍。中国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实施。这种变化的速度也是无与伦比的。2005年,美国70%的家庭可以上网,而中国只有10%。今天,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社会。街角烧烤的摊贩喜欢通过手机和二维码收钱,日常使用现金的人越来越少。国家基建工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5G终端连接设备数量超过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最快实现“独角兽”的10家企业中,中国有8家,是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尽管现代中国的科技和科技公司取得了成功,但在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国之前,仍有一个关键的症结必须解决。中国的创新机制能否培育出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产品?虽然“中国制造”标签不再是低质量的标志,但中国科技市场的力量往往会产生进化,而不是改变。仅仅为中国市场开发一款反映西方原创理念的产品就可以获得巨额利润,领先的搜索引擎百度每年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这种利用现有技术创造巨大成功的机会是否剥夺了公司真正的创造力和探索未知的动力?中国与人工智能尽管中国在概念创新和技术上还没有形成挑战美国霸权的实力,但有些事情已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物美价廉的技术让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字节跳动于2018年推出的TikTok改变了Z世代的媒体消费格局,成为第一家真正实现全球扩张的中国软件公司。Tiktok成功的秘诀在于人工智能。强大的AI推荐引擎,将内容与用户匹配,牢牢粘住用户。虽然这些推荐算法在概念上并不新鲜,但它们展示了中国公司与美国同行竞争的新方式。虽然过去几十年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逐渐被中国赶超。这是由人工智能研究的性质决定的。人工智能的新进展并不真的需要“制造”,最新的结果通常会被公布,而不是作为商业秘密受到保护。因此,一小组机器学习工程师可以复制竞争对手开发的尖端技术。这种情况在芯片制造、设计等“商业秘密太大”的领域是不可想象的。在后一领域,中国国内市场显得严重滞后,大??部分尖端芯片不得不从国外公司采购。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工智能武器库中最强大的工具是数据。数据是人工智能研究和落地的关键驱动力,大多数前沿模型都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进行训练。通常情况下,人工智能项目失败是因为缺乏数据,而不是因为模型中的某些概念缺陷。目前最先进的生成语言模型GPT-3,其实用的是几年前的技术。它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庞大的模型规模和海量的训练数据。不过这个问题在中国好像不存在。我国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刚刚起步,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利用能够快速获取的大量数据。促进经济发展。至于其他问题,面对经济发展,我们似乎可以让步。中国未来能否主导人工智能?但是,尽管中国拥有数据优势和庞大的工程劳动力,但要成为AI的主导力量仍需要创造力。2022年最引人注目的AI发展将来自生成图像模型,能够根据文本提示创建图像。虽然训练这些模型需要原始计算能力,但它们的设计是以创造性地使用人工智能理论为前提的。尽管优先考虑技术创新。或许最能说明中美人工智能研究差异的是各自发表人工智能顶级论文的记录。自2016年以来,中国发表的人工智能相关论文几乎是其他国家的两倍。但在ICML和NeurIPS这两个最负盛名的高级别会议上,美国的论文数量几乎是中国的数倍。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科技界最聪明人才的首选目的地。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数据访问权限可能成为中国甩开注重隐私的美国并主导人工智能的跳板。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暴力和数据,还需要创造力和发明。如果中国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将在未来几十年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导力量。中美下一个“赛场”会是AI吗?对于这个问题,Reddit网友炸开了锅。认为美国主导AI发展的人认为,随着拜登政府加大对中国芯片的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乃至整个高科技产业将面临“巧妇难为无”的尴尬境地。米”。久而久之,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将逐渐停滞,被欧美日韩甩在后面。此外,不少网友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原创性研究还太少。一位自称从事AI行业的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但“几乎所有的论文都是无用的重复,他们发表大量论文以获得较高的论文发表率,再引用就没有意义了。在最受欢迎的机器学习研究在线资源平台Paperwithcode中,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AI论文中只有一篇来自中国学者。认为“AI的未来在中国”的网友认为,欧洲和美国国家只会让中国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和步伐,他们回顾了中国过去的航天技术和战斗机发展,表示正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的科研才发展得更加强劲。过去,中国科技企业可能依赖进口芯片等高端设备来追求短期利润,但在芯片封锁的压力下,这些企业在科研领域的积极性会更高第二,有人反驳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原创性较差。一位深度学习领域的工程师表示,我在这个领域,中国研究人员的模型框架已经成为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学习的榜样。此外,中国海外研究人员数量庞大。美国移民委员会数据显示,美国高校16%的STEM专业来自中国;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超过30万人在美国从事STEM领域的工作,占所有STEM技术移民的13%。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恶化,越来越多的美国科学家考虑回国发展。据《南华早报》报道,至少有1400名在美华人科研人员选择回国发展。这无疑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绝佳机遇。人工智能的未来在哪里没有答案,但身处地缘政治漩涡的人们却深有感触:封锁和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芯片制裁害人不伤己。中国是美国第二大半导体出口市场。如果失去了中国的订单,美国企业也会受到伤害。反全球化行为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