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国内互联网公司成长最快的时代。过去,科技公司华为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产业。直播行业无疑给前端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笔者将结合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实际,对2020年的技术做一个彻底的回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0年前端团队新的挑战和方向1.跨平台应用架构和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国外几年前就开始做跨平台应用开发,比如ReactNative。在此,笔者梳理一下具体场景及技术方案:H5(HTML5)+原生(Cordova、Ionic、微信小程序)Javascript开发+原生渲染(ReactNative、Weex、快应用)自绘U+原生(QTMobile,Flutter)uniApp/Taro这里我用uni架构给大家展示一下跨平台的底层架构:作者身边很多前端工程师的业务都有跨平台的需求,所以如果你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可以提前了解它。2、实时音视频技术(WebRTC)的发展与应用随着需求的日益迫切和5G技术的发展,实时音视频通信方兴未艾,实时音视频技术WebRTC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数据显示,2017-2021年期间,全球网络实时通信(WebRTC)市场将以34.3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目前,腾讯云、阿里云、七牛云等国内多家厂商都提供了非常完善的技术支持。作为前端工程师,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应用这些技术,还要了解这些技术的底层实现原理。笔者在此介绍一下使用场景:3.前端应用监控系统逐步完善,面向服务分析,保证应用的可监控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一个监控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日志采集、日志存储、统计分析、上报告警。根据异常代码的后果程度,前端异常的表现分为以下几类:因此,作为前端工程师,我们需要了解前端监控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无论是否以后我们使用第三方监控平台或者自己开发,会有一个大方向。笔者也会在趣谈前端分享相关技术实践,有兴趣的可以一起交流。4.Lowcode平台和可视化平台最近,我们可能听说过一个很火的技术话题就是lowcode。云开发低代码LowCode是一个高效、高性能的拖拽式低代码开发平台。向上连接前端行业业务,向下连接云计算的海量能力,帮助企业垂直上云。云开发低代码将繁琐的底层架构和基础设施抽象为图形化界面,通过工业化模板、组件拖拽、可视化配置,快速构建多端应用(小程序、H5应用、Web应用等),无需代码编写您的工作,让您完全专注于您的业务场景。云开发和低代码以云开发作为底层支撑。云原生能力打通应用构建的全链路,提供高度开放的开发环境,时刻保障我们的应用。目前很多云厂商都有很多解决方案,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的应用场景:关于可视化平台,也是很多公司都在努力研究的方向。我做的这个业务,包括电商平台的营销可视化搭建系统,后台业务系统可视化,H5可视化搭建等,具体如下:OutsystemsMendixiVX|跨平台低代码解决方案amis|以管理业务为先的B端低代码解决方案解决方案H5-Dooring|Mobile-firstvisualeditor作者也写了很多关于H5-Dooring实现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学习参考。它仍在迭代和更新中。5.serverless技术的应用普及了Serverless,即serverless架构是一种新的架构方式。也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技术,很多大公司都在往serverless的方向发力。它的核心思想是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而无需管理服务器。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我们要将应用上线,我们一般要提前知道它需要多少台服务器,需要多少存储和数据库。并且还需要安装该应用所依赖的其他软件。但是如果我们使用Serverless,我们就不需要担心安排和管理这一切。总的来说,Serverless的特点是:事件驱动自动扩容,无状态,无需自己管理服务器,成本低,按需计费,不运行不计费。岂不是更落伍了?6、脚手架生态日趋成熟。脚手架主要是前端团队工程管控的工具。使用它,我们可以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和打包部署。还有许多脚手架生态系统。核心是对nodejs和webpack等的掌握。以umi作为企业开发的开箱即用的集成工具已经很强大了,我们可以自定义umi插件,利用它的加载机制实现各种复杂的业务场景应用如下:所以如果我们想进阶前端,可以学习umi的架构模型,推陈出新。作者也基于umi开发了相应的组件库。有兴趣的可以研究学习:7.前端VR技术应用落地VR技术也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技术。目前国内企业也在布局这块业务,包括xbao等电商网站的VR产品展示,看房平台的房屋全景VR等,某字节的产品目前正在做这部分,所以各位可以参考一下,主要实现可以使用three.js等。8.华为鸿蒙系统上线后javascript技术的应用红利关于华为操作系统上线,很多前端coder欢迎有一个新的学习浪潮。想一想我们如何使用javascript为操作系统开发应用软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嗅觉敏锐的创业者大概已经在默默规划相关产品,所以前端的前途不可限量。可能性。2021,无限可能。2021年,我们将继续验证2020年的技术,并继续落实该技术。前端工程师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迭代浪潮,所以我们将抓住以上趋势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