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大战已经在硅谷打响,如今,这场大战也点燃了中国市场。
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爆发式发展,已成为科技巨头、传统行业厂商、初创企业角逐的舞台。
多款智能音箱产品正在路上!在“百盒大战”中,哪些产品脱颖而出,适合购买?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市面上的智能音箱产品呢?今天《声学在线》将对国内主流智能音箱产品进行评测。
声学在线从产品销量、用户关注度、厂商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审视了市场上的智能音箱产品,评选出阿里巴巴“天猫精灵”X1、科大讯飞“叮咚音箱”A1等6款智能音箱产品飞和京东合资推出的喜马拉雅FM推出的“小雅AI音箱”、联想推出的“联想智能音箱”、小米推出的“小米AI音箱”、小米推出的“卵石月光石” Rokid“智能音箱”。
评价一款“智能音箱”是否值得购买?除了外观和价格,我们可以从性能两方面入手。
第一是产品的智能交互属性,第二是音箱属性接下来我们从这几个维度来评测这6款智能音箱的智能属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语音交互的准确性、响应速度、复杂环境下的易用性。
,以及智能音箱功能体验的人性化、智能化、个性化。
声学在线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提取了可以量化评价的指标,对这6位音箱进行了评价和考察。
1.语音交互准确度。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智能音箱都会有一个商家已经定义好的“名字”,商家称之为唤醒词。
这个“名字”对于智能音箱来说尤为关键,是所有用户与智能音箱交流的起点。
如果你想用语音控制智能音箱,就必须叫它的“名字”,也就是唤醒词。
否则,没有“眼睛”的智能音箱就会忽略你。
以下是今天回顾的六位演讲者的“名字”——唤醒词。
上表显示了各智能音箱产品的唤醒词。
知道智能音箱的名称后,我们就可以与音箱进行语音交互了。
过去,我们在市场上熟悉的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还停留在近场语音交互的阶段。
我们与他们互动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0厘米。
在这个距离内,我们会有非常流畅的语音交互体验。
。
当距离延伸到1m时,上述设备的语音交互功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或者处于停止的边缘。
智能音箱产品的成功,将我们的语音交互拓展到了远场语音交互的阶段。
在1m范围内,我们可以实现自由流畅的语音交互体验。
即使距离延伸到3m-5m,也有相对可以接受的语音交互体验。
首先我们来测试一下这个函数的性能。
1、远场语音唤醒 首先我们测试一下远场语音唤醒的“唤醒率”。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我叫你三声,你敢答应吗?”的游戏。
我们在声学听音室测试了上述6款智能音箱在不同环境和距离条件下的语音唤醒率和远场拾音能力——即语音唤醒能力的准确性。
测试条件:在声学听音室环境中,设置三个环境。
(1)环境安静,40dB以内; (2)噪声环境下,播放固定60dB白噪声音频; (3)自噪声环境,即音箱本身播放音频或广播语音时唤醒智能音箱。
测试距离分别为3m和5m。
使用相同音量的唤醒词来语音唤醒智能音箱。
在每种测试条件下,唤醒重复十次。
图为6项待客测试的智能音箱测试结果:(1)以下为3m距离唤醒失败次数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为: 3m距离唤醒失败次数统计如上图所示: 安静场景下,3m距离所有智能音箱均被成功唤醒。
自噪场景下,小米AI音箱、叮咚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小雅音箱在3m距离表现较好。
在噪音场景下,叮咚智能音箱、小米AI音箱、联想智能音箱在3m距离表现较好。
综合以上三个声音场景,3m距离测试条件下表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叮咚智能音箱、小米AI音箱、天猫精灵。
(2)下面是5m距离唤醒失败次数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为: 5m距离唤醒失败次数统计如上图所示: 安静场景下,5m距离表现较好:叮咚智能音箱、小米AI音箱、小雅音箱、Rokid音箱;在噪声场景中,5m距离表现较好的是天猫精灵、小米AI音箱和叮咚智能音箱;在自噪场景中,5m距离表现较好的是小米AI音箱和天猫精灵。
综合以上三种声音场景,5m距离测试条件下表现前三名分别是:小米AI音箱、天猫精灵、叮咚智能音箱。
其次,我们来测试一下各款智能音箱的“误唤醒”情况。
顾名思义,误唤醒率是指在未说出智能音箱唤醒词的情况下,误触发智能音箱。
试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家里的智能音箱会莫名其妙地开始自言自语,这也是相当可怕的。
因此,误唤醒率这个参数对于智能音箱来说也非常关键。
测试条件:小编在《声学在线》的会议室放置了6台智能音箱,为6台智能音箱不间断播放了8个小时的各种音频文件,包括《奔跑吧,兄弟》、《甄嬛传》、《郭德纲相声专辑》、《我的前半生》等待,收集并记录各个扬声器的误唤醒状态。
测试结果:经过8个小时的测试,表现最差的前三名音箱分别是:叮咚音箱、Rokid和天猫精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唤醒情况,而其他音箱则没有。
其中,最夸张的就是叮咚智能音箱。
小编每次测试天猫精灵的时候,叮咚都会在天猫精灵之前先醒来回答问题。
下面的短视频展示了测试天猫精灵时叮咚音箱意外唤醒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