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深度】洞察国内VR生态“N”面:腾讯、乐视、小米已出手!

时间:2024-05-22 18:38:09 科技赋能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1月21日讯:如果说2020年VR依然势头强劲,那么2020年各VR公司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国外企业大动作,国内企业也加紧了博弈。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6.6亿元,全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亿元。

本土企业如何在如此快速的扩张中成长?生态系统图是如何布局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国内VR企业是如何发力的。

硬件:虚拟现实普及的时间并不长,但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厂商在研发VR设备,硬件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可以说,国内VR市场一直都是小公司主导,但很明显,从去年开始,腾讯、小米等大公司开始进入。

这种情况的利弊也是非常明显的。

各大厂商的进入会提高普通用户对VR的认知度,但对于中小型初创公司来说无疑会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小米的低价VR硬件参与竞争,其他硬件厂商获胜的机会有多大?最重要的是,各大厂商不能仅仅依靠硬件竞争,而是直接着力构建庞大的生态系统。

暴风和乐视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代表。

进入市场较早的宝峰魔镜,已经迭代多次,价格适中,在同价位产品中表现尚可。

目前,我们正在从硬件走向生态。

从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成立“北影暴风VR联合研究中心”到推出《饥饿游戏3:嘲笑鸟》VR中国版,从引进千万资金打造开放平台到提供SDK方面,暴风的布局也逐渐扩大,“硬件+平台+内容”的路线图非常清晰。

虽然硬件是暴风最先引起关注的部分,但它始终表现出“不仅仅做硬件”的决心。

另外要说的就是老大哥乐视网了。

乐视被说是一家内容公司,但直到推出了一系列硬件之后,大家才开始谈论它。

乐视以内容+“屏幕”吸引用户,VR生态布局十分迅速。

硬件上秉持“使用原则”,几乎直接使用灵晶小白的产品来推出乐视酷1。

后来,它按照通常的“价值链垂直整合”理念,连接VR内容源、平台和终端。

目前,乐视网最有价值的平台是乐视网,包括乐视手机、乐视电视、乐视VR眼镜。

其内容包含大量影视、体育、音乐、娱乐IP,但游戏仍是薄弱环节。

但对于不缺钱的乐视来说,收购优质游戏版权和游戏公司的日子还远吗?除了暴风、乐视之外,觊觎VR的各大厂商也不少。

例如,将手机与VR耳机捆绑销售的魅族就联合国内厂商拓视科技推出了Depth-VR。

同样走与手机融合的路线,在男神王凯出席的手机极客版发布会上,周鸿祎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款可以与手机配合使用的奇酷魔镜。

除了大佬之外,初创公司的动作也十分引人注目。

Antvision Cyclop一直强调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最近备受瞩目。

尽管该产品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势头却越来越强劲。

战争中除了话题王者之外,还有一些口碑不错的厂商,比如大鹏、灵晶等。

开发者平台:“平台太多,开发者明显不够”。

这种抱怨持续了一整年,不少业内人士怀疑国内厂商打造开发者平台是痴人说梦。

但此时,很多平台已经上线。

谈起服务开发者的能力,BAT怎么能缺少呢?但有兴趣分一杯羹的不仅仅是巨头。

例如,初创公司Fireworks Workshop将在SDK软件方面大展拳脚。

腾讯从来没有想过,靠单一的硬件或软件就能征服市场。

它的行动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虽然在硬件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平台、用户、软件方面却有着绝对的优势。

不仅推出了VR SDK,还针对VR开发者分享、分级、支持等推出了一系列不错的计划,集信息采集、用户体验、平台、入口等诸多方面为一体。

大鹏VR现在不仅在硬件方面发力,专门为VR内容开发者打造的社区平台也将于近期正式上线。

VR开发者将能够通过社区发布免费内容并获得最新的SDK和其他技术支持。

作为VR软件团队,Fireworks Workshop于去年3月推出了国内首个面向VR游戏的SDK。

借助该SDK,可以在30分钟内移植一个小型VR游戏,大大缩短了开发者制作VR游戏的时间。

时间。

这支在软件方面表现出色的团队,今年还将推出硬件产品。

内容制作:VR概念流行得如此之快,以至于现在似乎很难跟上内容的步伐。

不过,随着各大厂商提供开发者平台和各种支持,VR内容的未来探索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有很多厂商决心挑战VR游戏,比如触控,主打VR内容+引擎。

针对自身的作用,它会从游戏内容和引擎两方面入手。

据悉,今年将推出5至6款VR游戏。

Nishite成立了专门的子公司来开发VR游戏。

Moshi Interactive成立于去年11月,已经批准了6款VR游戏,目前正在开发中。

在视频制作方面,兰亭数字堪称VR行业的一匹黑马。

去年6月,获得华文传媒百万美元天使投资。

这对于新兴的VR内容制作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除了游戏和影视两大阵营外,各平台的激励政策也将不断吸引UGC进入市场。

内容渠道 目前,内容聚合和分发渠道似乎已经成为VR的新风口。

百度、爱奇艺等巨头高调推出VR频道。

初创公司大鹏VR也于近日宣布,其针对VR内容制作者的UGC平台将正式上线。

每个VR团队和作者都可以通过这个UGC平台免费分发他们拍摄和制作的视频内容,并得到国内最大、最活跃的VR内容平台3D Broadcast的内容分发渠道支持。

当然,硬件发达的公司自然不会放过发行渠道,比如暴风镜App、梦幻VR助手等。

VR生态圈刚刚形成,国内企业各有所长,正在加紧努力,通过扩张、合作等一系列动作布局自己的VR领地。

在寄予厚望的今年,我们期待国内VR生态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