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一文看懂:如何搭建业务分析系统

时间:2023-03-12 07:51:22 科技观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编程熊》,作者小熊妹。转载本文请联系编码熊公众号。大家好,我是爱学习的小熊熊妹。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数据分析的经典分支——业务分析。业务分析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数据分析”一词流行之前就已经存在。今天来看看吧。一、什么是经营分析顾名思义,“经营分析”是指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公司经营的质量是管理层最关心的。因此,业务分析的服务对象往往是老板/部门主管/经理。在很多大公司,每个月都有定期的业务分析会议。与会者大多是各部门的领导,接下来的经营计划也将在会上进行讨论。听起来不错吧?因此,在整个数据分析体系中,业务分析的地位相当高,仅次于行业分析(如下图)。2、如何做经营分析一般来说,经营经营就是:用钱办事。责任部门确定,输入准备,结果产生。因此,要想把业务状态分析清楚,就必须将这些业务流程的信息,转化为可以用数据衡量的内容。具体包括五个基本部分:主管部门;谁负责业务指标?业务目标:用什么指标来评估结果?任务时间:完成目标需要多长时间?资源投入:有多少资源可用?完成了多少?还有多少需要完成?有了这五个部分,就可以清楚地展示当前业务做得如何,从而推动下一步的决策。注:在商业分析中:目标是核心。目标包括考核什么指标,要达到多少,缺一不可。目标明确了,如何梳理现状,如何拆解流程指标,都一清二楚。这是必不可少的。3、搭建业务分析系统先看一个简单的题目: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销售部,主要负责销售广告服务,让客户充值,然后选择广告产品投放(消耗充值金额)。有5个小组负责不同行业客户的销售。如果客户是新开发的客户,需要签订一系列的服务合同。如果您是老客户,可以直接充值消费。假设:部门考核两个KPI指标:新签约客户数、客户消费的广告费金额。该部门每年需要开发120,000个新签约客户。部门需要推动6000万以上的客户消费。部门主要投入人力,销售100准备题:如何搭建业务分析系统第一步:将KPI指标分解为月份,为跟踪过程中目标完成情况提供判断依据(如下图).第二步:将KPI指标分解为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如下图)。第三步:监控总体目标完成情况,预测完成结果,提示问题(如下图)。第四步:用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找出五个子行业中哪个部门的问题比较大(如下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场景:PoorAll(意思是大局可能不好)VSPoorPart(意思是只有一部分问题不好)PoorFrontrunner(意思是增长潜力耗尽)vsPoorLittleBrother(意思是弱势群体动力不足)poor(表示深层次问题)VSOccasionalpoor(表示短期重要影响因素)这些情景可以通过结构分析+趋势分析来解读,从而引发更深入的分析。第五步:梳理KPI指标生成流程,设置流程指标。利用过程指标做一个简单的诊断: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往哪个方向改进。本题中,两个KPI指标的生成过程不太一样,需要单独梳理一下。例如,新签约客户需要销售人员进行陌生拜访,从大量线索中一一交谈。但是老客户已经走完前面的流程了,所以只需要关注他们的充值和发货行为(如下图)。目标经过梳理后可以拆解为流程指标:新签约用户数=潜在客户数*联系成功率*签约转化率用户消费金额=充值用户数*配送行为占比*单笔订单平均配送金额指标,可以进一步诊断:是哪个环节导致目标没有达到。通过以上五个步骤,一个简单的业务分析系统就建立起来了。但是,领导天天看这些业务数据,往往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所以往往会提出更复杂的要求。4.业务分析的难点注意以上是业务分析的五个基本部分。其实,领导总是对经营分析报告不满意,总觉得应该能够分析更深层次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内部政策有何影响?用户需求的影响是什么?这些分析常常让小伙伴们头晕目眩,感叹:业务分析怎么做!其实,这些问题不是做不出来的,而是:要回答详细的问题,不能只靠几个宏观的商业数字。要回答这些细节问题和交叉影响,需要拆分主题,对外部环境、促销活动、用户行为、用户需求、员工状态等进行详细分析。否则只有四个指标,GMV=UV*转化率*客单价,这么复杂的问题没法回答。5、关于如何由浅入深进行经营分析的建议:经营分析报告要着重阐明五个目标实际实现了多少,谁做得好,谁做得差?可怜的人是偶尔失败还是一直失败?是偶尔做得好,还是趋势一直向好?如果把好的和坏的都平衡了,是否可以从整体上达到目标?如果没有,是否有额外的资源可以投入?这样,领导者就可以根据业务分析的结果进行排名。兵力出动,资源合理安排。换人要换人,要补充人,要申请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