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篇章悄然翻开,让很多人稍微松了一口气。然而,过去的一年注定成为载入史册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疫情”和“数字化”当然是2020年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利于疫情防控;另一方面,疫情也加速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过去微不足道的数字化正在被深度数字化转型所取代,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不可逆转的数字化浪潮正日益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根本性影响。对于社会,它带来了基础设施、社会治理和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对于个人而言,它带来了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在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中,只有数字化是确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意味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多地转移到线上,与数字虚拟世界融合。或许对每个人来说,这都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一面是,数字化在信息层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的沟通和协作更加高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它可以使信息和知识更容易获得,可以进一步消除教育和知识的不平等;赋能大健康产业,也让医疗健康服务更好地触达用户。随着数字化越来越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一些远超想象的变化开始出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个人被强大的算法包围,数据隐私不复存在,让每个人都面临信息风险的威胁;违法犯罪活动;对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越来越多地开始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威胁;此外,不仅仅是老人和孩子,密集的信息冲击和越来越短的反应时间已经达到了人类普遍的生理极限,很多人在信息洪流面前相当无所适从。数字化生活和工作无疑方便高效,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壁垒正在迅速被打破,人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剧变。人工智能加速应用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快速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进一步加快,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也正在加速发展。加快推广应用。尤其是科技界最推崇的人工智能,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过去,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虚拟助手、文字图片识别、图像优化等日常应用中悄然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前,在工业智能化的热潮中,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效率融入各行各业,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这些变化大部分是受欢迎的,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可喜的是,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和普及,可以大幅提升数字经济的运行效率,成为社会数字化的加速引擎。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可以开辟新的产业和市场。可以预见,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音箱……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的新“赛道”将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极大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金融、医疗、能源等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各自效率大幅提升。行业。令人担忧的是,人工智能的加速应用也将给就业形势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以制造业为例,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不少制造企业面临生死攸关的用工荒,部分企业不得不加快智能化转型。临近2020年底,越匠科技发布了万元级协作机械臂MG400,大大降低了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门槛。从综合成本和效率的角度来看,在简单重复、标准的工作中,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的替代是必然的。提高效率和减少就业可能是工业智能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平衡点,化解矛盾,是人工智能与产业进一步融合的关键问题。迎来全面重构新时代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加速普及不仅会给就业形势带来一定的考验,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虽然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仍然没有超出“弱人工智能时代”的范围,但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可以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在具体应用上,人工智能在某些垂直领域实现了从“取代人类”到“超越人类”的跨越。科技发展的浪潮不可阻挡,我们只能适可而止。这需要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同努力。从人工智能企业的角度来看,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事实上,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开始更加关注人工智能伦理,或开展相关研究,或加强自律,并在努力探索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应的相应社会伦理。其中,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旷视科技成立了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第一个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旷视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从普罗大众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以人为本的主线。任何科技诞生的目的都是为创造它的人类服务,人工智能技术也不例外。因此,人工智能的应用应该是提升人类、赋能人类,而不是成为人类或取代人类。2020年,随着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将掀起热潮。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有个人和组织都需要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以新的理念和思维迎接人工智能全面重构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浪潮势不可挡。如果你是第一个适应新变化的人,你也许就能占得先机。如果反应迟钝或抗拒到底,最终将面临时代大潮的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