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21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VR市场

时间:2024-05-22 16:18:58 科技赋能

“坐地日行八万里,眺望苍穹远眺千江河”。

现在随着VR技术的发展,人们只需佩戴VR头盔就可以环游世界。

VR技术与电子竞技、健身的结合,或许会给体育行业带来新鲜血液。

在最近的体博会上,Freespin的“VR+电竞+健身”动感单车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关注。

巨大的飞艇、梦幻的未来城市、漂浮的岛屿……VR头盔下所见之处,精致的游戏场景似乎触手可及,令人惊叹。

这款Freespin旋转自行车不仅完美模拟真实的骑行感觉,VR沉浸式画面也给用户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据悉,该自行车由上海莎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成立于今年1月。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引起了VR行业的广泛关注。

已获得1万元天使轮融资。

不久前,FreeSpin携手英雄互娱达成“VR+体育”战略合作。

▼现场体验者和部分游戏画面。

目前,英雄互娱旗下拥有大东亚地区最大的移动电子竞技赛事HPL-英雄联盟。

联赛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赛事体系,包括线上赛、巡回赛、校园赛等。

、海外比赛、职业联赛、总决赛。

据悉,未来英雄互娱将在当地体验店引入VR队伍积分制度,逐步形成“竞赛项目、选手、解说、竞赛机制、赛事平台、赛事服务”六位一体的VR赛事。

以“玩家和观众”为核心。

根据英雄互娱的布局策略,今年我们可能会在电子竞技赛事中看到FreeSpin的身影。

事实上,“VR+健身+电竞”的概念近来并不新鲜。

大唐网络旗下天天电竞去年推出了“VR+电竞+健身”自行车,虚拟现实公司久游也有类似产品,近期宣布融资数千万元。

类似产品还有驾驶模拟舱、单兵坦克、飞行模拟、滑板等。

有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VR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

未来五年,复合式VR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

VR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80%。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VR市场,产业整体规模将达到2亿元。

▼从报告来看,VR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为什么“VR+”现在这么受欢迎?这大概要从大众第一次接触“VR+”开始。

大约从两年前开始,在商场、电影院、游乐园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我们总能看到几张圆形的、蛋形的椅子。

这曾经是VR体验店必备的设备之一。

一——蛋椅。

然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的好奇心逐渐消退。

另外,当时的第一代蛋椅并没有完美解决“眩晕”问题,也没有持续生产优质内容。

第一代蛋椅失去了市场。

到了2019年,VR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全球微软、Facebook、谷歌、三星、苹果、索尼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VR领域。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HTC等,也从事虚拟现实行业的产品研发和项目投资。

顺网科技、网鱼网吧也纷纷在旗下网吧配备了VR设备,瞄准VR电竞市场。

也正是在今年年初,“VR+”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VR+电竞+健身的模式似乎完美解决了电竞和健身行业现有的一些痛点。

对于健身行业来说,这种组合解决了传统健身的枯燥问题,增强了健身娱乐的乐趣。

而对于电子竞技行业来说,一直以来家长担心的“游戏成瘾”和“不做生意”等矛盾问题似乎可以得到解决。

毕竟这是一项既消耗脑力又消耗体力的运动。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广阔,VR+电竞+健身的模式仍然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一代蛋椅的内容产出有限。

一是消除VR眩晕感。

VR头晕是所有开发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根本原因其实是虚拟与现实中的视觉、动作、内容的不匹配。

国内VR游戏开发商蓝鳍鱼CEO米海峰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竞技应该调动玩家的对抗性,但现阶段VR电竞基本上只是停滞不前,没有对抗感。

”感觉这还不是一场比赛,现在真正的VR电子竞技还没有到来,躲闪、射击、蹲下、躲藏这一切都会让人满足。

只有出汗多、投入多的时候,才算真正的竞技选手。

目前看来,戴头盔、高强度运动是没有限制的。

因此,我认为硬件仍然是制约VR电子竞技发展的一个瓶颈。

制作成本较高,导致最终售价普遍过高,超出了大部分游戏玩家和健身爱好者的消费能力。

因此,该类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仍然是B端:电子竞技赛事、健身中心、个人用户、景区定制、娱乐和在线综艺。

当然,VR+电竞+健身的模式没有被大多数玩家接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业的大量投资都放在了自家的VR游戏上,并没有独家项目可以合作。

与现有的游戏杰作。

与传统电竞日益规范化、专业化相比,VR电竞产业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玩家大多通过VR技术观看电子竞技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