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华为在巴塞罗那世界通信大会(MWC)上发布了三款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智能音乐和运动耳机。
其中,曝光率最高的是华为Watch。
该产品的外观(圆形表盘)与传统手表类似。
它采用1.4英寸AMOLED屏幕,在工业设计上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
外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未来有望与苹果智能手表相媲美。
华为智能手表搭载Android Wear系统,内置多种传感器,可以监测运动和睡眠,以及静态和动态心率。
此外,该手表还可以显示来电、电子邮件和短信等通知,预计今年 6 月在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国内外媒体纷纷对华为智能手表大加赞赏。
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这款产品设计成功,让用户满意。
那么,华为智能手表会引领潮流吗?我暗自认为,智能手表仍然是极客式的产品,而用户需求尚未显现的现状决定了智能手表不会成为大众产品。
华为想要在智能手表市场大展拳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三星、LG、索尼、摩托罗拉等众多公司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手表。
其他不知名的可穿戴设备公司也推出了智能手表。
拥有令人惊叹的设计的有很多,但无一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成为市场上的赢家。
智能手表仍然不受欢迎,也不受欢迎。
鉴于智能手表市场表现低迷。
苹果一再推迟智能手表的推出计划,可见市场远比想象的复杂。
首先,智能手表走的是电子手表的老路。
20多年前,电子表非常便宜,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只。
然而,当人们厌倦了傻瓜般的单一功能计时装置时,电子表就结束了。
如今的一些智能手表也以阿拉伯数字显示时间,但在外观上有一些变化,并增加了一些通讯和健康功能。
总体而言,它们与电子表没有什么不同。
可想而知,这样的智能手表很难打动消费者。
摩托罗拉和华为都吸取了这个教训。
他们的智能手表采用了传统手表的圆形表盘设计。
即便如此,也很难诱发占有欲。
以机械手表为例,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复杂精湛的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精心打造的产品远比现代流水线批量生产更尊重时间。
它们还让消费者觉得佩戴它们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或体现一个人的品味。
此外,机械表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永远不会过时。
这一切都是智能手表无法给予的。
其次,智能手表还未能令消费者信服。
无论你的智能手表有多神奇,你最终都必须说服消费者为它买单,否则它将是商业上的失败。
如今,大多数人都拥有智能手机,有些人甚至拥有多部智能手机,不再有额外的计时需求。
智能手表的大部分功能与智能手机的功能重叠,因此消费者没有必要浪费钱。
更重要的是,增加通讯功能后,人们不得不担心是否会有辐射。
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不同。
前者必须佩戴在手腕上,整天与人进行肌肤接触。
大多数人不想与电子设备有如此密切的接触。
因此,任何具有通讯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环等,都是肤浅的,无法说服更多消费者购买。
第三,智能手表看似健康的功能缺乏外部智力支持,可信度有待提高。
如今,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运动量越来越少,身体健康成为每个人最重要的问题。
这本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然而,无论是智能手环还是智能手表,它们的主要健康功能,例如能量消耗、心率和睡眠监测是否完全准确?有科学依据吗?大多数消费者对此心存疑虑。
笔者使用了几款可穿戴设备测量心率,发现偏差比较大。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良莠不齐,消费者更倾向于专业的健康测量设备来监测身体状况。
同时,个人健康数据已成为信息孤岛,没有健康人的专业解读,数据价值大打折扣。
我们相信,在颠覆性功能出现之前,智能手表不会成为大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