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想象一下智能终端市场!可穿戴设备正在开启新需求

时间:2024-05-22 16:57:29 科技赋能

如果说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为代表的传统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基本明朗,那么以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为代表的传统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则新智能终端给市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

可穿戴设备是目前最有可能在数量上超越智能手机的智能终端品类,市场空间巨大。

主要有两个原因。

可穿戴设备创造并开启了电子设备新的刚性需求,比如健康;可穿戴设备可以佩戴在人体的不同部位。

理论上,单人设备的需求大于“一人一部”手机的需求。

更多的。

芯片、操作系统、硬件厂商都将可穿戴设备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增长亮点,并积极布局相关产品。

尤其是Watch发布后,整个产业链对可穿戴设备行业有了更高的信心和期待。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和智能配件。

智能眼镜的硬件架构采用AP模式。

其基本硬件单元是经过改进和优化的智能手机芯片,如AP、DRAM、NAND存储、连接芯片模块等。

智能手表同时采用AP模式和MCU模式。

采用AP模式的智能手表独立计算能力强,功耗较高,而采用MCU模式的智能手表计算能力较弱,更多时候作为智能手机的配件使用。

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AP模式的智能手表更容易胜出。

智能配件提供的功能更加具体,大多采用MCU+传感器+蓝牙的硬件架构。

车联网、驾驶自动化、节能是汽车电子发展的三大驱动力。

智能汽车对芯片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节能、安全、网联汽车的逐步渗透,增加了单一汽车半导体的消耗;传统消费电子制造商与汽车电子制造商合作,开发新的目标市场,驱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EV/HEV新能源汽车。

据Gartner预计,全球汽车和自行车半导体消费将从2018年的1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亿美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1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亿美元。

智能终端与汽车使用体验的无缝融合将推动汽车接入互联网,从而创造对基带、连接、显示等设备的需求。

2016年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渗透率仅为13%,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起步阶段。

以ADAS为代表的汽车驾驶自动化技术将把驾驶安全提升到新的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ADAS全球渗透率仅为5%,主要搭载于高端豪华车。

随着汽车安全的重点从被动防护和事故缓解转向主动事故避免,汽车ADAS系统的需求预计将快速增长。

随着燃油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趋严,汽车动力系统和发动机电子系统的改进成为清洁节能汽车的主要着力点;同时,燃料替代,特别是电动汽车,可以大大增加汽车电子消耗。

每年EV/HEV渗透率不足3%,怠速启停系统渗透率仅为18%,两者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认为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将加速传统消费电子产业链向汽车应用的渗透,如4G芯片、网络芯片、AP、车载显示/触控等; ADAS是车载摄像头和传感器的主要驱动力;新能源汽车其全新的车载架构将为汽车半导体带来革命性的增长机会,如IGBT、MOSFET、MCU、模拟芯片等。

智能家居硬件的重点在于传感和连接。

智能家居硬件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家电本身集成了连接、计算、显示、传感等设备和功能,二是对现有家电进行改造,添加相应的智能解决方案。

无论哪种方案,核心硬件都是传感器、网络连接芯片和后台云计算平台。

鉴于智能家居行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认为短期内这两种解决方案将并存,而长期来看“智能”融合将是趋势。

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的全球年销量分别约为2亿台、1.5亿台、1.5亿台、1.3亿台。

再加上智能摄像头、智能照明等应用,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