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WOT峰会:为什么你一定要来

时间:2023-03-12 00:40:08 科技观察

【专题】7月25-26日,媒体将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办WOT全球软件技术峰会。WOT全称是“WorldofTech”,是一个开创性的科技峰会。秉承专注技术,服务技术人的理念,自2012年首届举办以来,历经三届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源,成为大家一致认可的技术分享大会、交流平台和人脉拓展平台由技术从业者和技术爱好者。本次大会分为8个技术主题,分别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互联网架构解析、高效技术团队、敏捷开发、实时计算、移动应用、自动化运维、开源技术。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高效的技术团队会议。高效的技术团队专场共计4门课程,主讲阵容庞大。有来自当当网、虎妈科技、七牛网、上海复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架构师和总裁级讲师参与。课程内容精挑细选,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和听觉盛宴。以下是特色课程的预热,大家可以提前感受一下。1.本人在管理岗,讲师将分享自己从一线工程师到团队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团队管理转变的一些经验。希望通过几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与大家分享我在时间管理、流程机制、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一些经验。这些小点子都经过了讲师本人在工作中的检验,可以帮助团队提高工作效率。【讲师简介】付强,当当网技术副总裁。目前负责当当网网站系统、搜索推荐广告系统、数据业务系统和大数据技术的研发。自2006年4月加入当当网以来,作为工程师先后开发了当当网搜索引擎、个性化推荐引擎等高实时、高可靠服务。2009年开始关注开源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技术。2010年在公司推广大数据应用。步入管理岗位后,管理能力会随着团队的成长而提升。2012年大数据应用全面铺开,站内搜索技术架构全面升级,成立反作弊技术团队;2013年启动CRM产品线研发,推荐系统贡献度较2012年大幅提升,搜索命中率提升10%。刊物评论智能整理、CMT系统建设、大数据分析引擎重构,为BI系统提供更多大数据能力。2.微观管理打造高效创业团队演讲会在《微管理》分享一些关于高效创业团队的干货。一个高效的创业团队应该具备以下品质:良好的氛围和文化,可靠的人和简洁的流程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匹配【讲师简介】杨立东,虎妈科技CEO,暴风视频前CTO。团队管理领域的实践者,各种管理实践的开拓者,具有丰富的技术团队管理经验;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在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攻读计算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同时获得中欧商学院国际EMBA学位;曾在暴风影音、中软融信、软通动力等公司担任董事、副总裁、CTO,创办瑞天乐咨询公司,现创立呼玛网,一个互联网教育领域的新媒体平台;曾被评为2011年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2013年北京百强科技领军人才;在管理和实践中一直倡导“知行合一”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一号案例的作者活跃于高校,给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的学生讲课,让学生更直接的了解最佳实践企业一线。3.七牛看板法实践本次演讲将分享两点看板法实践:看板法与Scrum的区别我们实践看板法的心得听众收获:了解看板法的一些特点了解如何推广一个看板法methodinyourteam[讲师介绍]李道兵,七牛首席架构师。4、开源有毒:传统企业如何在云计算、大数据、去IOE、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热潮中引入开源技术团队,传统企业,尤其是运营商、金融等一些国有背景的大型企业、能源等。人们也越来越接受并希望引入开源技术。但由于变化比较突然,似乎缺的太多了:企业缺乏开源技术储备人才,外部的开源技术服务商也非常稀缺。面对众多的开源技术,企业如何按照原有监管要求原则性地引入开源技术,令人头疼。在短短8年从事开源服务的过程中,本场演讲嘉宾总结了一些方法论,希望能为传统企业在引入开源技术组建开源技术团队时提供一些借鉴。一个开源技术团队需要具备的能力:1、使用开源技术需要具备阅读开源代码的能力。2.使用开源技术需要能够从社区获取资源。3.开源技术的使用需要能够根据行业特点构建开源技术。使用开源技术不是简单的使用了哪种开源产品或技术,而是形成了使用开源技术的方法论,建立了使用开源技术的体系和架构![讲师简介]上海复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毅2006年起带领公司为传统企业提供开源软件技术支持服务。早期主要提供RedHat/SUSE企业级Linux服务。三年前,他开始涉足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开源基础设施服务。服务客户主要为运营商、金融、大型制造、交通运输等大型国有企业。“开源软件对中国软件产业意义重大,我尝试用市场化的方式,让开源软件的价值惠及整个生态!误入开源之门,但我不能”没有它不行,因为开源的本质是:自由、创新、共享!”以上就是本届WOT软件技术峰会高效技术团队专场的精彩内容,更多信息可登陆峰会官网了解。阿里、百度、京东、淘宝、谷歌、Facebook、特斯拉都齐聚2014WOT全球软件技术峰会。你在等什么?这些顶尖企业将首次公开技术,涵盖8大主题,共计40+门课程,包括部署与实施、运维开发、大数据、Spark、敏捷开发等。除了亲身体验,还有未来两三年的技术趋势。这样的科技大会你会让自己错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