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点评:电信设备行业冰河期的加法逻辑

时间:2023-03-23 01:38:23 科技观察

中国IDC12月16日报道:5年,只盈利一个季度,这是哪家电信设备厂商?正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五年前曾希望成为全球领先者。11月24日,NSN宣布到2013年底将裁员22%。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是电信设备行业冷酷现实的真实写照,而爱立信、艾伦等也在缩减业务。战线。此外,12月5日的一则传闻也让人意外:诺基亚将宣告破产——这一消息很快被证实为虚假信息,但其背后却是一个老王朝风雨飘摇的状态,同时也反映出“风雨飘摇”的风雨飘摇。一些行业的市场现状,与电信行业进入了冰河时代。2001年新兴产业冰河时期的互联网泡沫几乎重创了当时所有的电信设备企业;但不同的是,全球手机用户普及率不到20%,网民规模才过亿。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全球手机市场普及率逼近100%,印度手机用户增速也在快速下滑。非洲和中东成为全球最大的两大手机用户地区,网民增速持续下滑。——当年的“成长的烦恼”正在变成“成熟的烦恼”。事实上,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摩托、北电、思科、NEC、华为、中兴,5年前电信设备行业的“十二生肖”,已经死去2个凋零:西门子、朗讯、北电和Motorcycle通过合并和破产消失了。合并后,阿朗和诺西也陷入常年亏损;NEC和三星分别立足于日本和韩国市场。剩下的老王就是思科和爱立信。他们还分别进行了战略收缩:爱立信专注于其具有绝对优势的无线通信和电信服务市场;思维专注于数据通信、光网络和企业IT领域;新产生的巨头是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厂商,他们成为了产品线最长的两家公司。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市场冰河期与以往大不相同:表面上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造成的,但本质上是行业全面成熟的必然结果。正因如此,2010年金融危机短暂缓解后,只经历了短暂的“间冰期”。各大设备厂商的日子并没有根本好转,反而在2011年迅速进入冰河期。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设备制造商中,思科继续削减非核心业务,并宣布计划裁员一万多人;爱立信出售其在索尼爱立信的股份以专注于核心业务;正在缩减微波、WiMAX等非核心业务,甚至光网络;艾伦正在减少与企业网络相关的业务……只有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公司一直在做增补。华为收购华为赛门铁克剩余股份,进军云计算,而中兴继续谋求扩大市场份额,也进军云计算等IT领域。为什么中兴还要加?首先,中兴要在运营商市场继续加码。在传统的全球电信格局中,大致可以分为三分之三:美国和日本等大T(大运营商)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这个市场高度封闭,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都很难真正大规模占据;除了欧洲市场,欧洲大T在全球也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也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兴和华为扩张的重点;发展中国家的大T等运营商也占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到2008年,华为基本完成了在欧洲大T的布局,2011年成为第三大供应商,这在盈利能力上就有体现。过去几年,中兴为了进入TOP30付出了很多成本,甚至还赠送了它,导致利润率不断下降。不过,中兴毕竟是后来者,真正成为占据各大T公司10%-15%以上市场份额的供应商,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这一时期的投资强度可能比往年的圈地阶段略小。但是投资还是需要的。可谓是“圈地三年,耕地三年”。三年耕地需要钱,三年耕地也需要投资。中兴通讯是基于其在中国、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已经占据的市场地位和通过努力积累的利润。在这些市场中,中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优势。这是通往TOP3的必由之路,也是拿下行业内诺亚船最后一张船票的成本。机遇与风险宏观环境不佳,行业日趋成熟,企业投资潜力巨大。中兴通讯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中兴通讯成功度过行业冰河期,成为TOP3的关键是什么?事实上,乐观的理由可能更多。机遇与风险永远并存。首先,春天谁长得快,冬天谁的耐力更强。即使不突然被抽干,在中国厂商失去成本优势之前,这些市场份额也会继续被蚕食。在这种情况下,中兴通讯的机会明显大于爱立信和华为。这是因为爱立信和华为已经占据移动通信市场前两名的位置,爱立信长期保持35%-40%的市场份额。这是运营商为了引入竞争和平衡供应商而设置的上限;而华为在亚非拉市场、中国市场、中东市场,市场份额已经是第一,几乎没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在光网络、固定接入、无线等传统优势市场,份额也趋于极限。在欧洲,无线产品和数据通信方面,中兴最有可能占据新的市场份额。其次,在西方厂商大规模裁员和中兴自身发力的背景下,公司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正在快速拉近与领先者的距离。此外,中兴和华为产品线长,是他们在寒冬中的最大优势之一。他们已经习惯了左手和对手打价格战,右手积粮过冬。华为甚至计划在大部分市场放弃价格战。最后我们看到,中兴和华为的成本优势有望再持续4-5年,这是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他们目前的人均劳动力成本只有西方制造商的三分之一左右,比三年前的四分之一有所增长,但他们仍然可以借此赶超。消息人士称,自2009年以来,中兴通讯连续两年进行近年最大涨薪幅度,年均普调10%-15%,可见公司仍有余力应对寒冰。年龄。正因如此,在决定中兴通讯如何度过冰河期的主要因素中,长期取决于其云计算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市场。中兴要想更好地度过漫长的冰河期,就必须抓住2015年之前的时间窗口。(作者为TMT研究专家,《黑箱里的鳄鱼》、《IT业转型路口的思考》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