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汽车仪表盘可以提前显示车子没油了一样,可穿戴设备也有望成为人们健康的“仪表盘”。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不久的将来,可穿戴设备可以追踪人们的运动、生活和睡眠习惯,在潜在疾病发生之前发出预警。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除了显示时间、同步手机程序等传统功能外,此类设备还开发了监测步数、测量人体生理参数等健康相关功能。
美国斯坦福大学遗传学教授迈克尔·斯奈德领导的团队希望通过实验证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健康监测功能实际上可以用于诊断疾病。
在新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发表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60名受试者佩戴智能手表,每天收集心率、血氧含量、活动水平、能量消耗、睡眠类型和体温等一系列数据。
。
对比分析发现,受试者的生理参数与基线值的偏差与某些疾病的发生高度一致。
在试验中,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感冒,还可以帮助诊断莱姆病,这种病的主要特点是神经系统受损。
研究人员发现,患有胰岛素抵抗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心跳模式与正常人不同。
这意味着可穿戴设备有潜力发展成为简单易操作的糖尿病检测工具。
2020年1月5日,在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三星美国副总裁Alana Cotton展示了三星新款智能手表。
“你的汽车现在可能有多个传感器来检测燃料何时耗尽。
”当出现过热或发动机过热等情况时,汽车仪表板上的灯就会亮起。
”斯奈德说。
“未来,智能手机和随身携带的其他设备将通过传感器收集健康数据,创建一个仪表板帮助人们检测提前预防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