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杭州一名法学博士因新升级的人脸识别技术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这位年卡用户提出疑问的原因是:动物游乐场也可以采集人脸信息,信息泄露谁来负责?这个话题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心中都有同样的疑惑: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由于个人信息的资源价值,各级都注重挖掘个人信息、行为模式等数据,导致个人信息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和泛滥,有的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案件,而且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迫在眉睫。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害怕有一天会有人跳出来,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那我们还会造我们吗?信息泄露在陌生人手中就像是尖锐的威胁。刀随时都可能伤到我们!1、生活受到骚扰。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接连不断。挂断电话虽然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波澜不惊。2.经济损失。当我们的信息落入一些不法分子手中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威胁和引诱的方式来骗取我们的钱财。比如他们会冒充公安局,上报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说最近经常发生诈骗案件,提醒你某个账户不安全,让你转账。这时候你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准确和心里的恐惧而转账。3.名誉损害。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您的个人信息来建立身份,做一些不法之事。如果你犯罪或发生事故,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根据你的身份信息找到你,即使你千辛万苦也得不到。无辜,但毕竟你的个人名誉受损了。4.如果更严重,可能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徐雨雨事件并非孤例。相反,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很多无辜的人因为信息泄露付出了生命。我们个人平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学习相应的知识,尽可能避免数据被盗的危险。1.不要下载不明应用。大部分官方提供的软件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安全性也相对有保障,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应用被篡改或被植入木马程序的可能性。一般正规的APP都会通过代码签名证书,下载时可以查看开发者信息。没有代码签名证书的应用如果没有部署,建议不要下载使用。2.不要连接陌生的WiFi。在陌生的环境中,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访问未知或不熟悉的WiFi网络,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3、严格权限管理应用安装后,您不能同意所有应用权限申请,尤其是涉及位置、短信、通讯录等敏感权限的应用。尽量拒绝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许可,而不是为了一时的方便。重点关注申请权限过多或申请不符合目的的权限。4.注意账号授权。使用社交媒体账号登录第三方网站时不要贪图方便,仔细核对所申请的权限。如果您可以取消支票,请尝试取消它。同时,要养成查看的习惯,时刻关注授权情况,对长期不用的第三方网站及时取消账户授权。5、不要随意打开未知连接。我们经常会收到彩信或一些未知的连接。如果您不确定连接的安全性,请不要打开地址栏开头的非HTTPS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