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深色模式还是黑色模式?微信把大家搞糊涂了

时间:2023-03-22 12:48:41 科技观察

前阵子,微信官方新增了对“深色模式”的支持,这也是微信除WindowsPhone版本外,首次从系统层面支持深色模式。虽然这次更新距离在WWDC上的展示已经过去了9个月,但也将“深色模式”这四个字重新推到了风口浪尖。除了对“深色模式”的迫切需求,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微信深色模式的讨论。黑色背景。那么今天借此机会,我们就来说说深色模式怎么做?微信也不得不说起安卓版微信的深色模式。早在安卓4.0时代,谷歌提出的Holo设计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设计配色方案。但受当时设计风格的影响,无论是第一方谷歌还是其他第三方软件,都没有能够适应深色系的Holo设计,流行一套亮色系世界各地的。受开发环境的影响,谷歌Android相关的开发者指南在国内影响不大。很多手机品牌都将原生的Android控件样式(比如switchcolor)替换成了自己的手机品牌样式。如果软件严格按照谷歌的开发者指南开发,结果将是不伦不类的。然而,在这个乱世中诞生的微信,却不得不选择自己“造轮子”的方式。没有使用谷歌例子中的任何样式,而是从头写了一套自己的应用样式,让不同品牌的手机也能有相同的微信体验。虽然微信“自力更生”的做法令人敬佩,但现在的安卓已经不是当年的安卓了。随着国产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国产品牌手机系统的设计风格正逐渐向谷歌设想的Android靠拢。.既然AndroidP正式加入了深色模式,坚持不遵循应用程序设计准则,不提供深色模式的正式版,就显得有些“反常”了。但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微信。微信作为一款“国民级”应用,其用户基础是大多数手机软件无法比拟的。对于一个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软件来说,哪怕是0.01%的负面评价,也意味着10万次不同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微信的每一步自然都是谨慎的。尤其是不同用户对深色模式的期待不同,微信更应谨慎。例如,微信安卓版的UI设计与iOS版类似。虽然一直有人希望微信能够遵循安卓应用设计规范,采用谷歌主导的MaterialDesign,但微信没有动心。然而,七年前,微信曾短暂推出过一个采用符合当时安卓设计规范的“谷歌式”版本的微信版本。由于这个版本是在没有任何通知和公测的情况下突然发布的,这个“谷歌版”的微信很快就收到了大量用户的负面评价。不久之后,安卓版微信的设计风格再次回到了iOS版,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对于这种容易引起用户争议的界面变化,微信也变得相当谨慎。深色模式不是黑色模式有人可能会想“深色模式不就是把白变黑,有什么难的吗?”事实上,深色模式的设计技巧其实比亮色模式更精湛。细心的你一定注意到了,我刚才说的是“深色模式”,而不是“深色模式”或“黑色模式”。这是深色模式的第一个设计点,也是深色微信争议最大的地方。有一点,深色模式不等于黑色模式。由于手头没有下载iOS设计文档,所以我们以Google倡导的设计指南为例。根据谷歌的说法,深色模式可以带来的优势是:可以大大降低功耗(取决于设备的屏幕技术)。提高低视力用户和对强光敏感的用户的可见度。让每个人都能更轻松地在弱光环境中使用设备。由此可见,虽然省电是深色模式的特色之一,但并不是深色模式的唯一特色。对于OLED面板来说,纯黑色背景可以省电,但是使用纯黑色背景也会增加文字的对比度,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在设计指南中,谷歌推荐使用深灰色(#121212)作为应用程序背景,而不是纯黑色,这样更省电。谷歌的长期色彩研究表明,深灰色表面可以呈现更广泛的颜色、高度和深度,因为它更容易看到灰色阴影。深灰色表面还可以减轻眼睛疲劳,因为深灰色表面上的浅色文本比黑色表面上的浅色文本具有更低的对比度。iOS版微信使用深灰色背景,而不是纯黑色背景,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微信这样需要阅读文字的应用,深灰色背景可以降低眼睛的疲劳程度。除了微信,iOS自带的备忘录在深色模式下并没有使用纯黑色,而是使用了深灰色的纹理材质作为背景。除了这些现代应用之外,深色背景比全黑背景更适合夜间使用的事实在早期的智能手机中其实已经有所体现。比如Kindle阅读软件虽然提供了纯黑色的背景,但它的夜间模式依然采用深灰色背景,文字也不是纯白色,而是看起来更舒服的浅灰色。或者举个更早的例子,非触屏时代的UC浏览器,它的夜间模式不也是用深蓝色的背景吗?虽然我觉得微信的深色模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相信大家对深色模式还是很感兴趣的。色彩模式的加入还是积极的。虽然晚了9个月,但对于想随时随地玩手机的我们来说,深色模式真的很有用。无论iOS还是Android平台,我们都希望未来能出现更多适配深色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