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8月30日报道: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建华近日指出,截至目前,虚拟运营商开发的用户已超过3100万,获得试点批准的42家企业中有41家已经开业。在这41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用户数超过百万,排名前三的公司用户数在300万到600万之间。之间。然而,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的背后,是虚拟商家盈利难的困境。批零倒挂的商业模式和传统通信服务的饱和需求,让虚拟商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虚拟业务运营实况:均未盈利据了解,移动转售试点业务开展已有两年半时间。2013年,工信部正式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试点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工信部印发了第一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复文件。如今两年过去了,按照计划,本该在今年年初发放的官方移动转售牌照至今仍不见踪影。而且,已经开业的41家虚拟运营商,没有一家实现盈??利。由于“批零倒置”,所有企业的手机转售业务均出现亏损,部分企业甚至被股东挂牌出售。今年5月,获得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华翔联信24.09%股权转让信息出现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上市信息显示,清华控股拟以766.06万元的上市价格出售所持股份。业绩亏损可能是清华控股此举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创始股东,清华控股及其子公司还为华翔联信提供了业务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早在去年底,清华控股就在寻求清算所持华翔联信。信股权。另外,与三大运营商庞大的用户群相比,虚拟运营商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三大运营商中,仅中国移动就拥有超过8亿移动用户。亏损原因:批零倒挂、话音市场饱和据了解,当初工信部颁发移动转售业务试点牌照时,是因为三大运营商已经垄断了国内整个电信市场。市场竞争的活力。然而,试点牌照颁发两年后,大部分虚拟商户都在批零倒挂问题上苦苦挣扎,导致42家持牌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所谓“批零倒挂”,就是基础运营商给虚拟商户和用户不同的价格,批发价高于零售价,但虚拟运营商不得不依赖批发基础运营商的卡号因为他们没有骨干网络而无法运营。例如,基础运营商通过优惠流量套餐向用户提供每1M流量6美分的价格,而虚拟运营商的价格则按照每1M流量10美分的价格计算。对于服务,1M流量可能只卖4美分或5美分。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认为,这是试点牌照颁发两年来42家虚拟运营商仍在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信世界网总编辑刘启成表示,实际上,基础运营商向虚拟运营商开放的移动业务主要是语音和短信,语音和短信市场现在已经趋于饱和。多年前不是增量市场,而是存量市场,这也是三大运营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领域。因此,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如何从三大运营商那里抢到客户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恰恰是没有一家虚拟运营商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只能在低价和价格战上做文章。据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应用,对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产生了冲击,尤其是对传统语音、短信、彩信等OTT的分流和替代。服务。、互联网企业和终端运营商不断向基础电信领域渗透。在这种情况下,虚拟运营商开始以免费语音为卖点。比如阿里通信就曾探索过“WiFi免费通话”。但这样的模式给虚拟运营商带来了进一步的损失。另一意向:服务核心业务易观国际手机分析师王军认为,目前虚拟运营商都是亏本赚钱,发展全产业链,主要是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跑马圈地,并疯狂生长,从而促进它。核心业务发展。以蜗牛数字为例,该公司以“游戏虚拟运营商”起家。旗下虚拟商业品牌蜗牛移动以互联网思维运营通讯产品,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司的属性和蜗牛数字游戏通的深度创新发展。公司提出“通信游戏化、游戏通信”理念,开发、生产、营销、服务通信,率先提出并实施“零月租、不包、不结算”、捆绑通信资费等创新资费与游戏特权模型。同时,将通信业务与游戏业务相结合,打造一体化生态,以通信为入口,转化更多游戏用户,再以游戏收入反哺通信,以丰富的特权吸引更多用户,从而实现通信游戏的双重发展。此外,在北京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看来,牌照在中国一直是稀缺资源。当时不排除有部分民营企业为了囤证或抬高公司股价,利用假营业执照进行炒作。因此,在正式牌照未发之前,为了取得先发优势,假冒商家即使不赚钱也在坚持。■独家内幕用户增长与亏损成正比。近日,某发展规模较大的虚拟运营商董事长就虚拟业务发展现状及痛点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在他看来,虚拟商业业务的经验总结是:用户规模发展非常快,资金流失也非常严重。他透露,从申请试点牌照到现在的三年里,公司股东在移动转售上投入了数亿元。他们本以为是扩大市场的好机会,没想到不但没有还款,反而流失的资金越来越多。在他看来,公司虚拟业务无法盈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批零倒挂问题;其次,虚拟运营商号码资源稀缺也是阻碍虚拟商业用户发展、影响盈利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只要取得移动转售业务牌照的企业,只要不着力经营移动转售业务,前期,基础运营商公司都会根据试点城市的数量,分配一定数量的代码资源。虚拟运营商公司。一万个代号资源,其实分配给42家虚拟运营商之后,每家公司拿到的代号资源其实并不多。当然,基础运营商不会一次性发放所有码号资源,而是按照每个城市10000个码号资源的分配原则,按城市数量进行分配。虚拟运营商企业达到一定标准资源后,可以重新申请新的代码编号。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的企业,码号资源严重不足。同时受限于本地网络资源有限,直接导致企业一端消费者需求巨大,另一端不断申请新码号资源,而用户数量发展缓慢。很多虚拟运营商公司,甚至还没有配号的企业,都在占用已经配号的码号资源。就算没有发展一个兵,甚至没有机动转卖队,代号资源还是在手的。“现在看来,正式牌照什么时候发,公司也不知道,我们公司的资金使用计划是到今年年底,如果到时候还不发正式牌照,不会有有效的政策出台,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赚钱。该负责人坦言。42家假冒商户渠道集团天银通讯、爱士德、手机世界、乐鱼通信、迪信通、京东、国美、苏宁、万网之城终端集团中兴视界、小米科技、通信金融集团民生电子、中期集团、平安通信、凤凰资产实业派华祥联信、共享通信、中脉通信、35互联、长江时代、星美盛电、海航信息、青牛科技、好日子、红豆集团、恒大和通信、讯捷电信增值集团北纬通信、远特通信、浪马信息、蜗牛移动、中邮世纪、263、青岛风信通信宽带博士、派鹏互联网集团用友、21Vianet、合一信息、公交在线、联联科技、银盛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