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量子计算样机、“天机”类脑芯片、“晶华”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机、中国空间站模型、火星车、“长安”“e-5”、“奋斗者”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百度“车载机器人”、PolarFoxAlphaS自动驾驶汽车……从科技大国到民用科技,短短五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卓越成就。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作了专题报道。汽车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与《九章》和《天机》同台展示,真正激发斗志。“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自动驾驶产业和智能汽车产业加速成熟。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全新竞争。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美处于“领先”地位。在美国,Waymo和特斯拉是龙头,在中国,百度是代表。上个月,在中国海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语出惊人:“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以上。”这个人不怕惹麻烦。这位再次成功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的疯狂创业者,引发了关于自动驾驶安全话题的又一次公众讨论。是的,作为自动驾驶的新物种,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不乏话题。有些人狂热,有些人害怕。这让我想起了200年前那场著名的大讨论——火车和马车哪个更快?终于,在英国政府的带领下,火车迎来了春天。今天讨论自动驾驶和人类驾驶谁更安全,其意义不亚于讨论火车和车厢。上一次是人类运动史上第一次机器力量战胜生物力量。这一次,同样是在人类运动史上,要用机器智能战胜人脑效率。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5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而94%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原因是危险驾驶是第一类。如果人工智能司机能够替代交通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隐藏的行为和因素将从根本上被消除。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介绍,道路交通中涉及的每一个人、每一辆车都可能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巨大影响,人为因素占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9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020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每万辆汽车死亡人数为1.66人,也就是说2020年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5万人。可以确定,“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教授在现场采访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L4级和L5级自动驾驶非常安全,而且和人类相比,盲点更小,可以全方位的360度感知整个周围环境,比人类看得更远。”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在技术上可以跳出‘电车困境’。”同时,随着人类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智能汽车、智能道路、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都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据相关媒体报道,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上的成功率已经达到99.99%,整体安全性高于人类司机。邓志东教授表示,人工智能还没有发展到认知智能,还是感知智能,主要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除非人工智能有巨大突破,否则很难实现真正的L5。自2015年百度大力投入无人车技术研发以来,已经从L1级发展到L5级自动驾驶的最高级别。此次参展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的百度“车载机器人”已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在今年8月举办的“百度世界2021”发布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现场为大家介绍了这款神秘的百度“车载机器人”。它可以通过多种能力为人们服务:它具有L5级自动驾驶能力,不仅不需要人驾驶,而且比人驾驶更安全;具备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式交互能力,分析用户潜在需求,主动提供服务;它具有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的能力,是服务于各种场景的智能体。实现这些奇妙的功能绝非一日之功。基于百度Apollo的无人驾驶能力、5G云端驾驶能力、车路协同能力,让“汽车机器人”更上一层楼。目前,Apollo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落地零售、配员、保洁、巡检、矿山等应用场景。未来,以百度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将继续发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人们提供更安全、高效、绿色的出行新方式。事实上,不仅仅是“汽车机器人”,百度的“飞桨一体机”也在“十三五”成果展上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百度飞桨是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源的行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机中集成的百度自主研发的昆仑芯片,具有完整的国产化解决方案,对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意味着,百度在人工智能的系统级开放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也是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技术的系统级开放。目前,Apollo自动驾驶已获得411张中国测试牌照,累计测试里程1800万公里。根据知名研究机构Guidehouse的报告,百度Apollo已经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入围的中国企业。2017年,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中包括百度Apollo。当然,既然是出行,就没有绝对的安全,但相对于人类驾驶,自动驾驶肯定是更安全的。本质上,自动驾驶是一种机器驾驶。这是一个计算机问题,更是一个数学问题。在这个问题中,总有一些微妙的变量,使得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可能完全为零。即便如此,自动驾驶仍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目前杜绝人类交通事故的最佳方式。在百度,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前都要经过重重考验,确保安全。百度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之初,就会从整车、自动驾驶系统、系统的软硬件等各个层面提出一整套安全要求。相应地,在各种场景下,自动驾驶企业从硬件、软件、系统集成、整车等不同层面进行测试,验证自动驾驶系统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百度还提出了“一三五”的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第一”的原则。“一”是安全第一的机制,“三”是借鉴航空业“三套安全冗余”的保障,“五”是五门考试,即T1-T5级别考试,开放道路超过300万公里路试积累,数亿公里模拟路试、开发过程检验、硬件和整车级测试积累。可以说,为了让自动驾驶更安全,百度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说是破烂不堪,用“理性的设定”最大程度地抵抗“人性的弱点”。在这场新的全球竞争中,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路线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路线截然不同。这也是未来比赛的最大亮点。特斯拉采用单车智能自动驾驶模式,主要依靠车辆自身的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计算单元、线控系统进行环境感知、计算决策和控制执行。百度选择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模式。该模型以单车智能自动驾驶为基础,通过车联网将“人-车-路-云”的交通参与要素有机连接起来,助力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意识、计算决策和控制执行方面的能力升级。目前很难判断哪个更好。但业内有一点共识:只有技术、网络、车路协同能力、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等建立健全,自动驾驶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因此,中国企业实践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模式”实现后,智能汽车与智能道路协同,将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这种模式更值得期待。种种迹象表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中央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动驾驶发展的政策。百度“汽车机器人”、极虎AlphaS自动驾驶汽车、斑马智行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等多项自动驾驶技术能入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这就够了以显示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1部门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网络安全体系等基本实现形成,并需要量产L3级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实现L3级自动驾驶汽车在相关场景的应用。我在北京亦庄,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路上遇到很多无人驾驶汽车。一年前,百度的自动驾驶打车服务登陆亦庄,我就去体验了一把。作为一个真正的老司机来说,说实话,百度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在亦庄这样的正规城市道路上,比大多数司机靠谱多了。当然,比起我,不吹还是差了点。没关系,这只是自动驾驶的春天。不一会儿,花开了,老司机只能躲在草丛里偷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