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IDC评论:如何解决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顽疾”?

时间:2023-03-19 15:24:00 科技观察

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据科智咨询-中国IDC圈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规模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29.8%,增幅超过280亿元。与2017年相比。这种势头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下去。然而,尽管发展迅速,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据中心在综合能耗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供电系统上,差距尤为明显。过分强调建设成本,忽视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局限。与拥有数十年经验的欧美列强相比,数据中心在管理运维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最明显的是,中国数据中心的需求方往往过分关注建设成本,节约的主要方向在于设计和建设,往往采用不同的供应商分包项目,导致彼此之间协调不力.虽然在建设初期确实节省了一些费用,但错综复杂的分项工程给供电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成了极为棘手的“痼疾”。同时,很多运营商对数据中心后期的运维管理显然不够重视。但实际上,在数据中心后期的运营中,能源消耗是最大的成本,占比超过50%。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外,很多数据中心运营商的理念竟然是“没事就好好运维”。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既没有完善的运维流程,也没有人员配备,更谈不上日常巡检、以客为尊的便民措施、零现场客服等。上述松散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数据中心的PUE居高不下,也对城市供电的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内主要一线城市纷纷出台措施,不仅严格控制新建数据中心,还对老数据中心实现绿色PUE。但是,单纯依靠政策调控显然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依靠产品技术更新。锂电池将成为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节能“突破口”。对于供电系统的核心,UPS设备是支撑整个数据中心平稳运行的“定海神针”。电池是整个UPS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技术发展演进将对数据中心PUE的整体控制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锂电池取代传统铅酸电池已成为行业共识。可灵活适应业务需求、按需部署、无扩容风险的锂电UPS电源解决方案也得到了众多设备厂商的认可。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在重量、储能、生命周期等方面都远超前者。在UPS散热能耗、电池维护更换成本方面优势更加明显。锂电池多次充放电的特性甚至可以帮助企业产生经济效益。例如,利用锂电池可多次充放电的特性,数据中心可以在日常城市供电的低谷期储能,在高峰期放电。这不仅降低了城市用电的总体负荷,还节省了大量因用电高峰而产生的额外用电费用。此外,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好处远不止这些,使用锂电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空间,降低运营成本。最后,由于锂电池不含铅、镍、铬等重金属,报废后的处理过程会更加安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人工智能将为数据中心能效管理赋予“灵魂”据国外机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活动带来13万亿美元的额外增长。具体到数据中心领域,将在监控、高效能源管理等诸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除了降低能耗,安全运行对数据中心的价值不言而喻。随着AI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运维方式将被取代。AI就像是赋予了数据中心管理“灵魂”。未来的数据中心,将通过部署在机房各个角落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实现对设备的监控,然后将数据上传到统一的管理平台,再由计算机实时分析。借助AI,返回具体操作指令。例如,数据中心的运营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采集供配电系统设备信息,对即将发生故障的设备和部件发出预警,为运维人员的行动提供决策支持。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在于自主学习。通过这一特性,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主动防错,从而保证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此外,借助这样的管理系统,将减少人工数据中心巡检等低效重复性工作,汇集专家资源和能力,与运维流程紧密绑定。巡检、维修、应急演练等多个环节也将围绕此展开,所有流程和操作指导逐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运维效果将从依赖员工责任转变为依赖流程管理。运维活动效果评价、质量预测等难以定义的指标也将被量化。数据中心的运维水平、节能效率和可靠性将得到大幅提升。此外,除了传统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价值对于未来的边缘数据中心也将是巨大的。在一个统一的AI管理平台的管控范围内,运维人员在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边缘数据中心进行监控和管理时,会变得像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