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增长91.3%,赋能“智能”制造靠协作机器人

时间:2023-03-19 15:23:54 科技观察

随着工业4.0的提出和国家智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出台,中国将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机器人在实现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给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协作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业中较新的赛道,已经呈现出加速爆发的强劲势头。据米尔锐工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4372台,同比增长91.3%,超越其他类型机器人。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累计融资额约120亿元,而协作机器人领域的融资额高达约40亿元,这表明资本市场认可,协作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行业最热门的部分。但随着近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大火,国盛证券指出,特斯拉或将在数月内推出可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0万亿级别。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是否也会在工业制造领域崭露头角?从目前市场情况分析,人形机器人主要在智能层面增加传感芯片和计算能力,双臂协作等传动技术得到成熟应用。然而,在工业制造领域,仿人机器人的高成本以及在大多数工业应用场景下都可以被专用自动化替代,限制了仿人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我们只能期待未来更多的创新。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许多复杂的生产任务需要人机协作才能完成,而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由于体积大、安全性和灵活性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协作机器人具有安全、灵活、易用等诸多优势,可以弥补传统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的局限,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智能制造。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针对轻量化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整机刚性不足,因此协作机器人的负载普遍低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工作范围大只是类似于人类的武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市场巨大,几乎70%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市场。一些低成本的即插即用机器人工具将非常适合这些公司的生产流程,因此协作机器人的未来充满机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工业制造领域,近年来协作机器人也迅速向“非工业”应用场景延伸。餐饮、医疗、教育、新零售等非工业场景成为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非工业领域成为协作机器人应用的海蓝市场。各种细分领域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展了协作机器人的成长空间。不少行业专家认为,协作机器人将成为机器赋能制造的新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升级,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交互交流能力将越来越强。“人机一体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协作机器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技??术与技术的共同推动下,未来几年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增速和增长空间将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