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IDC 9月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持续增长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达到10,000台,比上年增长5.5%。
中国品牌小米占据全球第二的位置。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5日报道,由于高价智能手表的持续强劲销售,以美元计算的市场销售额也出现了类似的增长。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8.3%,总规模达48亿美元。
苹果在可穿戴产品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小米占据第二位。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5日报道,苹果Watch第二季度出货量达1万台,同比增长38.4%,超过市场增速,市场对LTE版Watch的需求仍然存在。
苹果本季度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份额为17.0%,高于去年同期的13.0%。
据报道,小米集团第二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万台,同比增长19.8%,仅比苹果少50万台,市场份额为15.1%,高于去年同期的13.1%。
去年同期。
3%。
小米已成功实现产品组合多元化,包括鞋子、儿童手表和多款小米手环,主要针对低端市场。
报告显示,华为排名第四,第二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万台,同比增长。
1%,市场份额为6.5%,高于去年同期的3.1%。
与小米一样,华为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
虽然变化缓慢,但华为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实现增长。
此外,双品牌战略也开始发挥作用。
荣耀系列占华为可穿戴设备总出货量的50%多一点。
此外,Fitbit和Garmin排名第三和第五。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9月5日报道,IDC可穿戴设备团队研究总监Ramon T. Llamas表示,第二季度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强劲,而基础可穿戴设备市场拒绝了。
慢的。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5日报道,按地区划分,第二季度成熟市场(包括北美、日本和西欧)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6.3%。
去年,这些可穿戴设备市场以基本腕带为主,但此后腕带出货量大幅下滑,而智能手表出货量的增长不足以抵消下滑幅度。
报告显示,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包括亚太地区、中东欧、中东和非洲以及除日本外的拉丁美洲)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4%第二季度。
这是因为低廉的价格带动了对基本功能手环的高需求,智能手表也越来越受欢迎。
Ramon Llamas 表示:“第二季度有两个关键因素发挥了作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强劲需求和基础可穿戴设备市场下滑的放缓。
” “用户越来越希望从他们的可穿戴设备中受益。
在可穿戴设备中获得更多的功能,而智能手表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此外,智能手表市场的后起之秀,如Fitbit和许多中国制造商,都实现了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