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采用率的提高,区块链正在以各种方式改变生活,从做生意的方式到劳动分工、操作系统和协作方式,越来越接近现实。如果说区块链是数字模型的基础,那么治理方案就是连接链上链下世界的关键。治理方案本身包含并规定了区块链的功能,例如组织结构、工作流执行、投票和激励。从概念上讲,治理可以理解为链上和链下,链上分为协议和合约层面。随着区块链空间迅速多样化,治理形式也在迅速演变,以推动新形式的协作、互动、利润分配和基于每条链独特利润价值的风险结构。展望当前的链上和链下治理范式,在建立治理框架时需要考虑许多先决条件。首先,数字世界不能脱离现实。与链下世界一样,链上治理包括一个两层结构,在该结构下,治理单元充当用户参与各种民主程序的资本。此外,服务器集群、节点和其他基础设施等外部链上治理组件决定了如何解决资本利益。链上治理规范外部资金、能源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它还在构建新的身份、参与方式和权力关系。简而言之,链上治理既反映了今天的范式,也反映了未来的愿景。其次,随着社会治理和公司治理之间界限的模糊,链上和链下世界正在融合。虽然区块链一开始更加关注经济治理,但近年来随着机构和企业试验区块链以实现更有效的社会治理,这种关注点发生了变化。随着公司治理和经济治理之间的界限逐渐变细,每条链的未来将缓慢但肯定地取决于其用户群的利益和意愿,从而显着增强了对协议层面下一代治理的迫切需求。第三,当前市场以股权加权投票为主,有利于更大的中心化、动态调整和第三方代理。鉴于区块链本质上的去中心化特性,链上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的共识选择机制,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协商社区开发者、矿工和代币持有者利益的方法。在工作量证明或PoW共识的背景下,重点是工作量。这需要高度集中的权力和责任来验证各方的工作,而不是依靠代码来自主验证矿工的工作。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和传统决策基本一样了。但通过权益证明投票,以下内容将有助于实现更大程度的民主和权力下放:一人一票。基于身份的二次投票。哈希表决权。在帐户级别投票以收取交易费用。在合约层投票交易费用。选举委员会。相对多数表决法。其他与承诺相关的指标,包括长期节点维护、长期绑定验证器、长期持币者、预言机和客户。以上模式的任意组合都是可以接受的。第四,与链上治理相关的设计问题仍然存在。在当今的治理体系下,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此外,低投票率会对治理和网络安全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未来的治理创新也必须通过设计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强的投票激励,同时还采用松散耦合的投票来确保更具代表性的治理。总的来说,当前的范式表明,链上治理代表了数字世界经济和社会组织的转变。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身份越来越多地分布在各个管理实体中,而不是由一个人控制。通过引入新的组织结构和概念,我们可以开创一种全新的激励机制,以优化链上和链下治理,这超出了简单公司结构所能实现的范围。基于这些前提,可持续有效的治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与现实世界互动的双向机制。综合社会治理。实现社区的愿景。奖惩有效,机制完善。明确链上治理的权责。建立链上治理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将治理理解为采用区块链的关键驱动因素,网络必须仔细考虑各种决策,例如共识机制、不同参与者的角色等。此外,为了将链上的和链下世界一样,链上治理必须发展以实现以下目标:现实世界的法律单位或司法管辖区到链的映射。一个集成的身份系统,将网络参与者的身份与其社会身份联系起来。通过更大的权利参与治理,但要注意这些权利是可以撤销的。通过利用代码,链上治理可以消除创建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不确定性,确保任何已批准的网络更改都将得到实施。此外,由于区块链固有的透明度,链上治理还激发了更大的责任感,从而确保了决策的轨迹。除了增强社区的信任和公平性之外,这种透明度还使用户能够对他们加入的平台做出明智的选择。如上所述,今天的治理系统仍然面临投票率低和强大的代币持有者操纵选民的设计问题。关于后者,仍然存在治理体系偏向强大代币持有者的问题。这导致更加强调利润而不是实现公共区块链的愿景。因此,有效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协调机制:为确保可持续性,必须协调交易成本和用户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由于交易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参与网络的能力,因此保持低成本和稳定会激励他们的参与,这对代议制治理和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简而言之,上述机制保证了用户(网络的真正所有者)的参与。持币者与治理参与者之间的协调:要实现有效治理,保证代表链的利益,必须有共同的利益。经济激励和选举或将治理权与代币脱钩等措施对于在这些群体之间创造更多共同利益是必要的。候选人和选定候选人的协调:为确保网络效率,选举还必须实施选择机制,以确保有适当数量的候选人满足平台需求。此外,平台必须在经济激励、权力和长期稳定治理的责任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激励:为了奖励参与,应提供以下激励:用户:使用DApps的能力;低成本的网络服务。代币持有者:通过投票发行GAS或代币。节点:收取交易费用。影响:代币持有者:机会成本。节点:惩罚不当行为。总的来说,有效的治理必须是基于完整和对称信息的决策、与做出和改变选择相关的成本以及足够的灵活性以在考虑个人选择的同时促进组织的利益。促进灵活、动态和可持续的治理基于上述观点,“弹性可管理性”定义为“适应各种社会管辖区的能力”,是现在和未来的治理解决方案。通过弹性可管理性,可以协调各方利益,平衡分权和集权,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后果体系。通过链上身份系统和节点验证,可以连接链上和链下世界以实现真正的集成。在这个系统下,有两个关键机制如下:协调机制。双轨选举机制。代币持有者可以对受托以平台最佳利益行事的社区组织的方向进行投票。为了激励参与并确保代表的变化,应根据代币持有者的参与程度发放代币等直接激励。在我看来,让用户对代表机构和共识节点进行投票可以让平台动态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区和行业需求。此外,链上身份系统也很关键。如前所述,链上世界无法与链下世界脱节。相反,现实世界的主权国家和法律管辖区必须映射到链上。治理机制应通过反映用户链上地址和交易记录、去中心化身份文件和注册管辖权的链上社会身份系统来反映这一点。基于这些方面,用户的链下法规将为辖区内的链上活动提供软性指导。公共链上提供的服务类型可能会受到当地法规的影响。这种真实世界的身份映射以及动态选举意味着代币持有者有权做出决定并针对未来的交易进行相应调整。在处理交易时,不同的节点会对不同类型的交易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公链上处理的服务类型。例如,对于特定类型的特定交易,由于当地司法系统的影响,超过容错率的共识节点无法通过此类交易。这时,司法对这一具体交易的影响就体现在公链上。在动态选举的框架下,代币持有者将决定是否在下一任期继续投票给受影响的节点。候选人也可以根据选民的策略进行调整。通过动态选举增值通过这种灵活动态的管理体系,可以充分理解去中心化的链上业务管理、节点运营管理和链上投票治理。地方法规影响选民的策略选择,间接影响网络参与者的行为。通过反复的治理周期,区块链最终朝着兼顾所有人(包括现实世界)利益的平衡方向发展。这为链上和链下世界的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增长开辟了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