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解构VR:虚拟现实如何在情感和道德上影响社会?

时间:2023-03-18 18:15:29 科技观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核心阅读》(ID:AI_Discovery)。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者和工程师,我们必须意识到,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用户遭受心理创伤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本文将从哲学、技术、伦理和认知四个维度解构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技术,虚拟现实只是激化了一系列关于艺术的争论:它是像流行病一样肆虐,对社会有害,还是模仿现实,对社会有益?人们早已分裂。JosanGonzalez:《现实的敌人》哲学维度:关于艺术为何以及如何影响人类的一套重要理论人类具有模仿性。艺术模仿生活,包括情感。人类再次模仿艺术。柏拉图认为,这个过程是有害的,因为艺术也会模仿具有传染性的愚蠢和消极情绪。因此,艺术是对情感的操纵。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模仿是有益的,因为当人类感受到艺术的情感时,我们会体验到宣泄:我们释放了自己。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宣泄。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也认为模仿是有益的。通过模仿,人类可以感同身受,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延续。布莱希特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混合包,因为它阻碍了人类的思考,但我们可以打断/重定向它。因此,艺术是情感的革命。最早的著作之一,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艺术是模仿的。借用这个理论,他将艺术视为次要或衍生产品,但暗示艺术模仿生活的同时,人类也模仿舞台上人物的情感,因此生活模仿艺术。制图学:KienHoang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驳斥了这一观点。他将艺术视为人们可以以特定方式体验潜在压抑情绪并学习如何更好地控制它们的地方。“悲剧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它的媒介是‘修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用于戏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是通过任务动作,而不是叙事,通过唤起怜悯和恐惧。”(亚里士多德)上述两种古人的观点,在艺术、情感、伦理的关系上是相互冲突的。19世纪,小说家乔治·艾略特受到亚当·斯密道德哲学的启发,对艺术如何影响情感和社会关系提出了略有不同的看法:“无论是画家、诗人还是小说家,艺术家对我们的影响最大的贡献是同情的延伸……伟大的艺术家所描绘的人生图景,即使是平庸自私的人,也能惊奇不已,关注自己小圈子之外的世界,这或许是道德情感的源泉……艺术是最贴近生活的事物;它们使我们能够超越个人兴趣,丰富我们的经验,并加强我们与人类同胞的联系。”这个理论认为情感让人们更亲近,让他们彼此更亲近。虽然我谈的电子游戏多于小说,但我不得不说,艾略特对艺术的看法,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社会上的,在今天仍然适用。布莱希特在中国的表演中发现了一种自觉的元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可能会打断戏剧的模仿倾向。他认为“情绪向观众的转移,情绪的传染,不会自动发生。”因此,异化效应使我们避免了情感的沉浸和传染,从而使人们能够思考和批判社会。发现随着艺术对现实主义追求的不断提高,各个理论的中心问题都愈演愈烈。看艺术的体验和现实生活的体验是一样的吗?毫无疑问,人们对虚拟现实感兴趣。实际效果同样不一致。司汤达曾经把小说比作镜子。这个比喻非常有名。在电影中《黑客帝国》,虚拟现实也被比作一面镜子。在Netflix系列《黑镜》的剧集《生死搏击》(StrikingVipers)中,虚拟现实实际上变成了玩电子游戏。《黑客帝国》剧照虚拟现实就像e模仿,重在模仿生活;它与剧院和游戏一样具有互动性,旨在创造一个脱离框架且不需要媒体的现实版本。“虚拟现实效应”否定了符号(如比特、像素和二进制代码)在实现用户体验的无媒介存在方面的作用,这需要计算机和语言的消失。JoshuaRothman在《纽约客》中的文章《我们已经生活在虚拟现实中了吗?》(“我们已经生活在虚拟现实中了吗”)是关于虚拟现实效果的下一个前沿,减少媒体和增加沉浸感。与Rothman为《纽约客》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一样,这需要结合理论概述(通常是哲学或认知科学教授的概述)和深入研究其研究的意义。罗斯曼在整篇文章中使用了各种艺术媒介的类比。《生活大爆炸》StillHe讨论了“一种跟踪硬件,可以让虚拟身体准确地反映用户头部和四肢的运动;同时指导用户在虚拟镜子前进行几分钟的太极式运动”(该技术也经常使用镜像)。文章的主人公,思想家ThomasMetzinger痴迷于“外部经验”,他从中发展出虚拟表征,这种痴迷被罗马人比作戏剧舞台:“1983年,心理学家Philip在PhilipJohnson-Laird的书中《心理模型》(心智模型),他认为人们通常不是通过应用逻辑规则来思考,而是通过在他们的头脑中操纵世界模型......经验现实,也许是代表世界的心理舞台,而不是世界本身。Metzinger开始考虑如何构建这样的模型。某些内部心理系统必须充当无形的、无意识的梳妆台。”在回忆文章In(“新万物的黎明”)中,虚拟现实先驱JaronLanier回忆说,为了传播这项技术,他描述了一只虚拟的紫水晶章鱼,它高200英尺,长着顶部的开口,其中将包含一个毛茸茸的小窝,里面有一张床,可以在用户睡觉时将其抱在怀里。后来,《黑客帝国》电影设想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当今最先进的虚拟现实视频游戏让人联想到空间站(《孤独的回声》)、沙漠(《亚利桑那州的阳光》)和岩壁(《攀岩》)的图像,具有足够的视觉效果让用户相信他实际上在框架场景。这三种技术和艺术类比——镜子、戏剧、电子游戏——再次支持罗斯曼对虚拟现实的分析,并强调其模仿和体验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在情感和道德上影响社会的幽灵再次困扰着这篇文章:虚拟现实将在家庭中普及。伦理维度:为什么虚拟现实需要伦理?没有人沉浸在虚拟现实中数小时、数周或数月,即使虚拟现实已经存在了三四年。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就像漫画和电视一样,虚拟现实的传播将引起道德恐慌。它将成为万恶之源,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反VR运动。我希望公司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在虚拟现实伦理学中,Metzinger和Madary预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用户遭受心理创伤的风险正在稳步增加。”根据Metzinger的说法,虚拟杀戮和性暴力应该被禁止。他还担心某些场景会激发心理学家所说的人格特质的“黑暗三联征”: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虚拟现实的道德准则是必要的,因为许多视频游戏诱发恐慌,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习惯于暴力和残忍的行为。Anthropy在《山寨电子游戏的兴起》(RiseoftheVideogameZinesters)中对入侵电子游戏的乐观态度必须与其黑化形成对比。例如,在电子游戏中《侠盗猎车手》(侠盗猎车手),游戏玩家侵入游戏,允许他们的角色对其他角色进行性侵犯。Rothman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一些游戏——实际上有很多——即使没有黑客攻击也在加剧暴力:2015年,视频游戏公司Capcom发布了《厨房》(厨房)(虚拟现实恐怖场景),其中玩家被绑在椅子上,一名精神错乱的女人将刀插入他的大腿。在虚拟现实中城市游戏《外科医生模拟器》(SurgeonSimulator),玩家使用电钻、骨锯等工具解剖在手术台上挣扎的人形生物。与大多数虚拟现实视频游戏一样,《厨房》和《外科医生模拟器》中的玩家以奇怪的方式移动,充其量只是半暴力。即便如此,斯坦福大学领先的虚拟现实研究人员杰里米·拜伦森(JeremyBailenson)在《按需体验》(“ExperienceonDemand”)中写道,在进行虚拟活体解剖后,他“只是很难过,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用自己的身体实施了暴力”手。”和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一样,第一人称虚拟现实让用户不仅可以附身另一个人,还可以让自己的动作复杂化。再现某种感觉与真实感无关,代入感更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大脑不知道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区别。”物理模拟似乎滑到了认知阈值以下,影响了大脑的联想、无意识部分。它是直接体验,不是“我知道”,而是“我是”。虚拟表示不是关于认识论(我们所知道的),而是关于现象学(whatweexperience)作为VR设计师、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以下是我们都需要了解的关于VR未来的认知维度:当虚拟现实让用户进一步与媒体融合时,它如何增强和升级?来源:unsplashMetzinger决定重构的虚拟外观强化了这个过程,它不再试图说服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是要说服用户,“他现在是另一个人了。”这不需要花哨的图形,而是需要跟踪硬件,让虚拟身体准确反映用户头部和四肢的动作;分钟类似于太极动作。罗斯曼指出,这改善的不是模拟现实,而是表象的体验现实:“我的虚拟自我并不是特别真实。虚拟世界的质量可以与1990年代相比。当我俯身在照镜子并与自己进行眼神交流,我的脸变得扁平而卡通化。”杜波依斯大概是从他的教授,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威廉·詹姆斯那里借用了双重意识的概念,在威廉·詹姆斯的著作中得到了发展。心理学)——这一章成为现在所谓的多重人格(有时称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始理论。荣格和弗洛伊德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他们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我们都太熟悉从外面看自己会导致意识发生巨大转变的想法了。但虚拟的表象再次挂上了“逐渐认识自己”的陈词滥调,同时也让它的意义变得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