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eSIM有了新进展!1月1日,中国联通官方宣布,中国联通eSIM可穿戴设备一号双终端业务已从试点逐步扩展至全国。这是继2019年3月29日中国联通在全国率先推出eSIM独立号码业务后的又一重大创新,而这一消息也再次引发了用户对eSIM的热议。eSIM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如何?三大运营商如何规划eSIM?eSIM何时才能真正进入中国智能手机领域?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成为主要切入点。虽然很早以前就出现了eSIM的概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eSIM在我国的应用进展非常缓慢,一直没有大规模使用。但近年来,在移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SIM卡供应商、物联网企业等移动生态各方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在eSIM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目前,eSIM技术已经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伴侣等可穿戴设备,下一步将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电子产品。其中,运营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得不承认,运营商需要通过实体SIM卡来“牵制”大量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eSIM进入手机领域的进程。大型运营商的布局和推广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三大运营商布局中国联通是国内率先开展eSIM业务试点的运营商,也是全国率先开展eSIM业务试点的电信运营商。早在2015年,中国联通就制定了基于eSIM发展消费物联网业务的战略,打造了自主研发的eSIM管理平台;2017年初,开通eSIM平台;2017年4月,推出eSIM独立号码服务。2018年3月7日,中国联通宣布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等6个城市正式开通“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很快,北京联通也开通了这项服务。今年6月,中国联通在第二届GSMAeSIM论坛上表示,中国联通坚信物联网将是未来eSIM应用的重要领域。为此,中国联通开展了将eSIM应用于物联网的研究。在物联网中引入eSIM终端的尝试,可以有效提高eSIM在该领域的适用性。2020年1月1日,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eSIM可穿戴设备双终端一号业务已从试点逐步扩大至全国。截至目前,中国联通已与30余家企业、50余款消费互联网智能终端完成eSIM技术对接。其中包括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PC,以及智能音箱、智能后视镜、POS机等终端,涵盖运动、家庭、医疗、娱乐、教育等多种应用场景。中国移动将eSIM应用到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上也很厉害。据了解,2018年5月25日,中移物联网正式启动SmartIoTChinaMobileInside计划,同时发布国内首款eSIM芯片,提供“芯片+eSIM+连接服务”。6月1日,中国移动宣布“一号双机”服务将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7个城市正式上线。通过一号双终端服务,用户可实现手机与穿戴设备绑定,共享同一个号码、话费、流量套餐,对外呈现同一个号码,无论身在何处打电话或被叫,轻松享受“抬腕可达的沟通”。》免费体验。2019年1月23日,中国移动虚拟esim卡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天津、南京等七个城市开始免费试运行,为期约10个月。2019年11月,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全自研物联网eSIM芯片CC191A,该芯片具有高性能、高速、大存储、完善的安全架构等特点,适用于高集成度应用,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级、消费级eSIM卡,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硬件等移动通信领域,早在2016年,中国电信就表示反对现阶段手机eSIM,积极跟进国际和国内标准,推动制定监管政策,组织安全评估,但中国电信支持物联网eSIM,2016年发布了eSIM规范阳离子物联网。目前,物联网领域的eSIM平台建设也已经完成。在2018年中国电信智能终端技术论坛上,中国电信表示已建立eSIM运营管理体系,正积极推动eSIM技术在泛智能、物联网领域的应用。等规格,在产品层面,分为独立eSIM和一号双终端服务两类服务。2018年11月,中国电信宣布将在成都、广州、杭州、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7个城市试点“一号双机”业务,同时支持4款智能穿戴设备。eSIM应用于智能手机还需要时间。尽管中国的eSIM技术在消费电子和物联网领域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一样发展迅速,但参与eSIM调查的企业一致认为eSIM在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缓慢。截至目前,尽管智能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对eSIM的支持越来越多,但中国手机市场仍未正式启用eSIM。最新的苹果iPhone在中国大陆地区将不支持eSIM功能,而是采用可插拔双SIM卡。eSIM虽然已经部署在国际漫游业务中,但实现方式基本都是以软SIM卡为主。包括华为(天际通)和小米(小米漫游)在内的几家OEM已经开发了自己的国际数据漫游服务软SIM卡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手机和物联网设备。例如,华为已经在该公司的一些高端智能手机上安装了天机通,例如Mate7(及更高版本)和Honor6Plus。天机通让中国手机用户出国旅游无需购买新SIM卡即可享受移动数据业务,移动SIM卡仍为主号码。该服务目前在欧洲和亚洲约20个国家/地区的部分手机型号上可用。只要小米漫游是内置eSIM的小米手机,就可以在小米漫游购买目的地资费套餐。到达目的地后,只要在APP中激活,即可使用eSIM中的临时当地税号卡。国际漫游。同样,一加、锤子等国产手机目前也有类似的功能,其原理都是通过手机内嵌的eSIM来实现的。此外,GSMA表示,虽然双卡手机在中国更受欢迎,一些国家推出了具有双eSIM/可插拔SIM功能的智能手机(iPhone在中国较富裕的人群中很受欢迎),但中国尚不清楚eSIM功能何时启用将在互联网上介绍。不过,GSMA对将eSIM引入中国智能手机非常乐观。GSMA预测,到2025年,中国20%至35%的智能手机将通过eSIM连接。中国也将在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eSIM智能手机市场,约占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的五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