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末,总要说些总结去年,展望来年的话。互联网分析师太多,轮不到笔者总结。数字游戏玩家对硬件过于执着,开发者的抱怨太高,所以往往沦为内部笑话,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谈谈Android。2014年注定是Android更新的大年。Android的2013年并不顺利。虽然横扫新兴市场,但面对iOS7和iPhone5s的高端市场信心不足。在美国和日本,Android的份额持续失血,圣诞消费季的表现被完全压制。今年,传闻中的大屏iPhone即将问世,但Android阵营的老大三星却遇到了增长瓶颈,而谷歌自家的MotoX依然是小众玩物。所以在5月份的I/O大会上,Android5.0不得不证明自己。Tick-Tock策略(一年更新框架,两年改进流程)被硬件厂商广泛接受,但在软件和互联网公司中很少见。然而,谷歌在安卓的迭代过程中,却真正地贯彻了这一策略。2009年初,HTCG1首次亮相Android。2010年底,Android2.3支持高分辨率、陀螺仪、NFC、多摄像头等硬件,并为游戏开发者优化了SDK。2012年下半年问世的Android4.1引入了GoogleNow和ButterProject,带来了流畅度的飞跃和语音交互的出现。谷歌每六个月更新一次Android。然而,硬件厂商并不按计划行事,往往会忽略一些不重要的版本升级。对比目前Android版本的份额,Android4.1和2.3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充分证明这两个版本在Android的迭代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Android的一次大更新大概是两年一次。所以2014年的Android5.0值得期待。从两个方面勾勒出Android5.0的轮廓。AndyRubin离开Android部门后,该系统的个人风格越来越少。但这些升级并非偶然,已经体现了谷歌对Android的想法。此外,开发者和用户的期望对谷歌的升级路线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些年,Android追赶iOS,但自从Duarte到来后,Android呈现出独立的设计风格,升级路线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基于自己的理念来满足用户的诉求。开发人员和用户。Android5.0我们能期待什么1)个人数据无痛转移:iPhone用户忠诚度高,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用户体验更粘,但经常被忽视的一点是Android还没有实现个人数据的转移跨终端的个人数据。谷歌董事长施密特上个月亲自写了一篇博客,教用户如何将联系人从iPhone导入Android手机。Google账号只能保存通讯录、日历等,但是照片、音乐、游戏进度的迁移需要第三方软件的繁琐甚至ROOT权限。Android目前的MD5签名校验规则导致很多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只能在同一部手机上进行。希望Android5.0至少能实现AOSP项目旗舰机型之间的无痛数据迁移。2)独立的平板生态:去年11月,谷歌终于在PlayStore开放了平板专区,早前在SDK中加入了平板优化。Nexus平板电脑远远落后于iPad。Duarte对硬件设计的精通似乎不如对软件的精通。Google是否应该考虑引入更强大的硬件设计VP?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开发者都有精力做独立的平板应用。手机依然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即使是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从应用的高清版上也能看出他们的三心二意。在Android5.0SDK中,如果能够引入针对大屏设备的自动优化,可以大大减轻开发者的负担,比如增加图片比例、优化字体、适配按钮等。3)优化功能键:相对于iPhone经典的Home键设计,Android的功能键一直未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从四大天王到三巨头再到现在的虚拟按键,Android4.4也原生支持沉浸模式。魅族想出了自己的SmartBar,而HTC在One上尝试了双按钮。但除了谷歌本身,没有人能够带动整个开发社区去优化一套按钮方案。当前android旗舰硬件的同质化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条件。有开发者建议Android针对4.7英寸以下的大屏手机和5英寸以上的平板手机开发两种不同的按键方案。4)接口开放,风格统一:去年5月,MIUI因为修改了Holo主题素材库,让很多第三方应用在MIUI上显得不伦不类,遭到了开发者的炮轰。例如,为了让应用响应MIUI的橙色调,将HoloTheme中的部分线条改为橙色。大多数第三方应用程序在设计过程中都是根据原始的HoloTheme颜色(主要是蓝色和灰色调)设计的。一旦修改了这些经常调用的素材和脚本,就会使Android的运行变得不可预测。在MIUI上运行DropBox和Press,炫丽的橙色(图片来自NovaDNG)作为开源操作系统,开放性不是问题。为了解决碎片化问题,谷歌应该提供更多的API权限,允许第三方厂商使用通用的API,而不用修改底层代码来实现更多的功能。Android4.4开放了短信的API权限,允许默认使用第三方短信应用。在实现这个功能之前,需要在刷机后修改一些底层代码。有小米这样自称是独立生态的厂商,谷歌很难指望大家都遵守规则。即便谷歌愿意惩罚不守规矩的厂商,罗永浩和他的粉丝们还是有理有据的。谷歌或将尝试“二次火箭”模式:对加入ASOP项目的主流厂商进行严格的CTS兼容性限制,确保开发者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大部分机型适配。其他更愿意折腾的厂商,对自己的生态负责。5)64位处理器和协处理器芯片:MotoX在年末被Androidcentral评为年度最佳安卓手机:“优化到你几乎察觉不到”。这算不上顶级配置,更平庸的手机销量也能受到好评,得益于全新的交互方式和可定制的外观。与iPhone5s一样,MotoX内置的X8协处理器芯片能够以极低的功耗驱动传感器。这是一部“更懂你的手机”。2014年,“多结构”将取代“多核”成为硬件发展趋势,更多的传感器将被引入。同时,以iPhone5s为首的64位处理器潮流,也将倒逼Android支持ARMV8架构。6)照顾低端手机:众所周知,Android4.4推出的ProjectSvelte。该方案通过限制第三方应用在后台运行来保持系统流畅,让内存小的机型也能升级到最新系统。为旧手机提供最新的软件升级已成为安卓厂商的共识。三星GalaxyS3将和即将推出的S5一样升级到4.4系统,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手机硬件军备竞赛的结束,安卓旗舰机与平价机型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小,安卓5.0很可能覆盖绝大多数手机。7)是否会回归中国:四年前,谷歌以惨不忍睹的方式退出中国。Android在中国遍地开花,但谷歌全套服务框架在中国却被下架了。各种UI登场,手机助手和应用市场为王。竞争虽然激烈,但不断刷新和下线,安卓变成了一个会打扮的小姑娘。分销渠道被巨头垄断,推广成本高。国内大公司只会在iOS上移植作品,无意参与国际竞争。中小开发者原创很难,只好竞相复制。当年谷歌退出的是非曲直将由后人评判,但安卓在中国的无序竞争无疑是双输的结局。8)可穿戴设备:CES向我们展示了可穿戴设备将迎来爆发。虽然谷歌眼镜仍然是最引人注目的设备,但谷歌更重要的是提高Android与第三方设备的兼容性。以NFC为例,谷歌从NexusS开始就大力推广这一标准,但目前还没有取得主导地位。反倒是苹果刚刚推出的ibeacon迅速赢得了开发者的青睐,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Android5.0应该考虑未来两年智能生活的趋势,将更多样化的硬件和更好的标准融入生态。综上所述,Android不仅要补上过去留下的功课,还要提前为下一波硬件革新做准备,弥补商业模式的短板。这些问题在Android5.0上是不可能一次解决的。从4.1到4.4,GoogleMood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表现出了诚意。然而,仅仅努力工作是不够的。有时做最后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气。比如你要回国,就必须再做一次妥协。在苏联长大的布林能否战胜心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