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图说:如何打通宽带提速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3-03-16 20:17:33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7月9日报道上周末,国务院正式宣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正在逐步落地。宽带网络作为推进“互联网+”的基础支撑设施,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意见》提出,到2015年,设区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非设区城市城区80%以上的家庭拥有100M光纤接入能力,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率达到80%以上。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达到20M的目标。  广东作为通信大省,在这波光纤宽带发展的新热潮中显得有些迟缓。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广东光纤宽带用户总数为656.7万户,仅占光纤宽带用户的26.9%,远低于40%同期全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其中,省会广州仅占光纤宽带用户的30%左右,与全国排名第一、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超过80%的上海相差甚远。  南方日报记者发现,广东光纤到户的最大障碍是“最后一公里”。  广州17%小区光纤改造遇到问题  家住广州市海珠区怡景翠苑的曾先生,在楼盘里住了将近八年,但他仍然可以只用所谓的6M小区宽带。原有的宽带服务商没有更快的套餐选择,但大力推广光纤的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的宽带却始终无法进入。  广东电信副总经理杨晓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入市难”已经成为阻碍广东光纤宽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过去几年,广东电信、广东移动、广东联通等三大基础运营商先后投入数百亿元进行宽带光纤改造,大大提高了广东光纤宽带的覆盖率。截至今年3月,广东光纤覆盖户数已达3738.2万户。年底突破5000万户问题不大。有很大的差距。  记者从运营商处获得的消息显示,造成光纤宽带改造“入场难”的具体原因有很多。由于客观原因,如部分小区建设时间较长,未预留相应的光纤宽带通道,不具备建设条件。这种情况在广州一些老城区尤为普遍。广东电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这类物业,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或无线接入方式满足用户需求,视实际情况而定。主观原因,比如小区部分居民担心光纤布线会影响楼房美观……但是,光纤改造进小区难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小区的物业管理或建筑物。  物业管理难进“进场费”最常见  目前,广东省内部分小区、写字楼在运营商宽带进驻问题上有较大发言权。“吃、拿、领、卡、请”的方式层出不穷。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收取“入门费”。“特别是对于一些成熟的大型楼盘,入门费用基本是必须的。”广州电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小区物业向运营商要求的入场费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一次性入场费,或以管理费名义多次收取。、施工费、监控费、设备管理费、单户合作费等,不仅要求现金支付,而且不开具发票。有的物业公司不仅要求入场费、协调费,还要求宽带运营商进行宽带收益分成,最高分成50%。  除了“入门费”,部分小区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与二三线宽带运营商签订独家协议d运营商。这个别无选择”,甚至默许不具备资质的企业非法承接驻地网络建设和运营,阻碍合规运营商平等接入。也有开发商或物业附属公司从事宽带运营业务,社区业主只能使用宽带运营商的服务。  政策扶持是有的,但落实起来却有难度  早在2007年,工信部、建设部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规定:商业区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住宅楼宇与电信运营商签订垄断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商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服务的权利。”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住宅区和住宅建设内光纤导护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2014年,广东省政府也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各方面要“切实解决好当前我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统筹、入户、选址等问题”。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和通知的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杨晓峰表示,光纤改造工作涉及住建委、国土规划、房管、质检、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监管,不能由任何一个具体的行政部门单独负责。而且,协调也相对困难。他以珠江新城和广州老城区为例,“光纤准入开工难度很大,光是前后流程就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事实上,经常差一两百的连接米。”  “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拖慢了光纤普及的进度,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实际困难。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光纤改造最好是逐条进行,但现在只能逐点突破,导致改造成本增加,效率下降。  创新入户模式 突破入户难题  按照工信部“宽带中国”专项行动确定的目标,今年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将达到8000万户家庭。要完成这个任务,打通运营商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少宽带运营商建议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光纤到户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确保用户公平的选择权。  其实上海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此前,上海在推进宽带提速项目时,也遇到了物业公司阻挠小区光纤改造的问题。上海市政府牵头制定相关规定,将宽带改造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协调。而监管,宽带提速的阻力会小很多。不仅如此,2013年,上海率先创新网络接入运营模式,成立上海建通网络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协调运营“最后一公里”纠纷在网络访问之前。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探索用户驻地网络建设的“第三方模式”。  南方日报与南方网联合推出《光纤入户为何这么难?有奖调查。如果你抱怨,我会给你奖励。小米盒子和电影票随机发放。它还可以帮助您曝光您的维权。现在运营商很难打通“最后一公里”。比如,进小区的费用比宽带的费用还高。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喊口号,还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在当前运营商激烈的竞争中,一些运营商为了垄断用户、排挤竞争对手,向开发商和业主支付宽带“入场费”,以此作为排斥其他运营商在小区开展业务的条件,从而垄断了当地的宽带。社区市场剥夺了消费者选择的权利。从这个角度看,宽带“入门费”本质上是运营商恶性竞争的结果,是绑架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利益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