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宗宁:千人如何颠覆BAT?

时间:2023-03-16 18:29:25 科技观察

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了,因为智能手机已经全面普及,所以移动红利其实已经开始消失。在早期,任何东西,包括应用程序和公众号,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下载或粉丝。今天,我什至懒得下载几个流行的应用程序。至于公众号,大部分人已经开始退出了。订阅或根本不看,这就是奖金结束的地方。像AngryBirds和FruitSlicing这样的游戏在今天永远不会流行。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可能和互联网时代有很多不同。有些方向可能会导致行业中断。巨人与这些问题无关。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用钱来扼杀各种未来,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你能行,二是你做得好,大不了被收购。然后,我们将研究一些可能导致中断的变化。免费模式或将被颠覆免费模式是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的逻辑很简单,大量的免费用户,再转化为少量的付费用户,从而实现商业模式。对于庞大的免费用户群来说,免费几乎是必须的,收费简直丑死了。即使你的模式不向用户收费,也一定会被引入到电商平台游戏等其他地方来收钱,所以这基本上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商业逻辑。这个逻辑带来的是,最赚钱的一定是入口。百度是搜索入口,淘宝其实靠站内搜索广告。腾讯虽然不做入口,但有社交粘性,也会转化付费用户和游戏用户。有些人称之为社交访问。如果说免费模式还有什么文化支撑的话,那就是屌丝文化。这也是为什么欧美的收费模式在中国死得丑,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原因。但是今天,屌丝文化变了。当年的屌丝都长大了,不再以屌丝为荣,甚至是羞耻。他们成为了白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孩子也不再认为自己是屌丝,最喜欢的就是“和土豪做朋友”。那些还自称屌丝的,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尾巴??了,说不定就是被淘汰的一群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入口,没有人能掌握入口,微信也不行。腾讯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多年来一直占据iOS榜单前列。最近,《刀塔传奇》连续多日占据第一位。然而,《刀塔传奇》是通过360等多种渠道推出的,在最不可能被颠覆的领域被颠覆了。值得一提的是,腾讯的微信也是号称拿到了移动端第一张门票的,但在其最强大的全球第一领域仍无法实现绝对垄断。那么其他领域就更不用说了。打破这种垄断的依据是什么?付费用户,也是高付费用户。网络游戏玩家占所有玩家的比例不超过5%,但却贡献了该领域80%的收入。腾讯的手游靠休闲游戏赚的盆满钵满,靠着腾讯极其强大的活跃用户、数量多、付费低来获得高额收入。在网络游戏中,用户没有那么多,但付费更高。谁控制了这群高付费用户,谁就控制了大部分手游收入。可以直白的说,腾讯教育了非游戏玩家玩手游,普通手游用户付费,然后这些付费用户中有一部分会变成重度手游的高付费用户。淘宝培养了用户的电商习惯,让京东受益,而腾讯培养的游戏用户,让手游行业受益。这个案例略显垂直,告诉大家手机上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高付费用户。您不必关心大量非付费用户的感受。只要抓住这些人,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这种事情在PC时代很少发生。除了史玉柱的《巨人》,发生在页游时代的概率要高得多。移动时代,几乎每一场高收入游戏都在上演。近期,包括联想佳沃、中粮我麦、原始生活在内的高端农产品开始蓬勃发展,这也说明这些高端用户的价值开始被发掘。小而美一千粉丝之前阿里提出小而美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还是不屑一顾。从产业角度思考,这种C2B定制几乎是违背商业规律的。但是从今天来看,我认为这个理念是正确的,但在淘宝平台上实现的可能性还是不大。因为PC端的流量还是太贵了,小而美很累,但是在移动端,这个逻辑是完全没问题的。这会涉及到微信朋友圈,这是我最熟悉的领域。说白了,经过一年的发展,我的会员流水过百万的已经有20个左右(可能不稳定,上下浮动),十万以上的也有可能过百的也有几十人.也就是说,我可能是目前微营销最大的渠道,月流水在三千万以上,保守估计受影响的人数应该有几百万。这种几乎没有运营成本的销售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小而美,实现月营业额百万。有的只需要三人组队,努力加个手机一个人。它真的很小很漂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冯小刚的《私人定制》可以算是这个领域的起点。一个培训人员来找我,说他是国内第一批培训从业者,一个大班最多可以同时hold住4000家公司,一时神采飞扬。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企业不计其数。我说这种思维方式今天可能会改变。先前的强硬推广可能无效。它必须小而美。什么叫小而美,这个可以从KK的千粉论说起。1000粉丝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你有1000个愿意给你一天收入的铁杆粉丝,你就可以养活一个自媒体。如果是企业,如果有一千个企业认可你的价值,每个月给你一些服务费,你就可以过得很滋润。在这里我们要摒弃吹牛的老路子,打个电话,引流量,再培训,再输。需要用小而美的标准化服务来为他们服务。如果一个家庭每个月给你1万元,那就是1000万元,一年就是1.2亿元。只要损失率比较低,以后就可以越积越多,越做越大。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过去那种忽悠和包装,而是实实在在的、稳定的、可评估的互联网服务,完成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这是小而美。有人写了一篇关于如何赢得你的第一个百万用户的文章,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最重要的是如何赢得你的一千个铁杆粉丝。根据我的实践经验,一旦建立了这个小组,他们可以互相帮助解决大部分问题,你花的精力会越来越少,小组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唯一难的是,你必须有足够的等级和智慧才能驾驭。因为碎片化,移动端不像PC端那么容易被忽悠。因为很难导入大量的用户,而用户完全可以通过看你以前的一言一行,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水平。情感营销和以前的产品没有情感,营销几乎都是传播广告营销。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社交时代开始,营销开始有了情感,也就是所谓的粉丝营销。现在不做粉丝营销,只做广告,在手机领域已经是异类了,手机才是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入口。这一领域的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工业化时代,产品就是产品,广告就是广告,没有情感。随着传播渠道的碎片化,央视的影响力也大大下降。就像淘宝这样的电商,之前的重点是引流。虽然重点还是引流,但老客户的维护也越来越重要。对于B2C来说,几乎所有的新客都是亏本的,拉新客的成本必须靠新客的消费来收回。过去以价格吸引为主,现在低价吸引的效果越来越差,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高。这就是京东崛起而淘宝衰落的原因。因为服务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更好的体验会建立情感,从而减少流失,增加信任。以前产品质量不好,用户很生气,现在产品质量不好。我们看到有些手机在维修了很多次之后,粉丝们还是会很乐意的购买,并且推荐全家购买。这些都是情感营销的重要性。这里很多人都有误解。情绪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性化不可复制。你不可能对不同的人有同样的情感。第二种感情需要慢慢建立,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三是小心维系关系,否则很容易被粉丝黑。所以,想要成为急功近利的粉丝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营销来说,做好产品是对粉丝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贡献。所以,慢慢开发产品的,往往会有更多的真实粉丝。粉丝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他们认为有诚意的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以低价为噱头,这样他们就不是真正的粉丝,而是贪图便宜。汉堡王曾经做过一个粉丝实验。取消关注汉堡王的粉丝将获得一份麦当劳汉堡,其粉丝从3.8万减少到8000。收获是互动率提升了五倍,剩下的都是忠实粉丝。你要做的就是维护好这8000人,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粉丝,不管你给不给他们福利,他们都会帮你宣传,带来更多的新用户。是的,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到这八千人,甚至一千人,甚至一百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互联网时代是量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效率的时代。因为整个世界是碎片化的,用户是碎片化的,行业是碎片化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渠道是碎片化的,没有入口之后,你要珍惜任何一个你能留住的用户。当然,我不怀疑巨头们可以通过收购不断获取这些用户,但我也相信,碎片化的不断兴起,会让巨头们逐渐失去获取能力,因为最终他们会变得太多太多支离破碎。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碎片化顾客,即使是家庭主妇,也可能有十个人长期从她那里购买最新鲜的烤面包。真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但你必须先改变你的旧观念。本文来自: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i/2014-06-20/pid_8455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