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4-05-22 19:06:02 科技赋能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可穿戴设备已成为新热点。

在今年的CES大会上,不少厂商展示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智能手表、健身追踪设备等。

相比备受争议的Google Glass,智能手表更容易被接受,似乎最有前途。

然而,到目前为止,智能手表仍然局限于利基市场。

说服公众接受智能手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没有Google Glass的突破(比如极其方便的摄影),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如果只是起到通知功能的话,拿出智能手机也不麻烦。

骑自行车或开车时可能很方便,但出于安全考虑最好忽略它;如果是抄袭智能手机的功能,那么它的小屏幕只会让体验变得更差。

总而言之,购买它的理由并不多。

然而,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谁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有一天,新的交互方式会出现,新的趋势会突然出现,智能手表将成为下一个事物。

为了探索可穿戴设备的可能性,《连线》杂志求助于新产品设计公司 Branch 来设计终极智能手表。

一个产品是否真正是终极的,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连线》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对智能手表有更深入的了解。

Branch 的创始人 Nick Cronan 和 Josh Morenstein 曾担任 Fuseproject 的高级创意总监,对设计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他们看来,科技公司的问题在于对时尚的理解不够。

在设计可穿戴设备时,技术应该是附加值,而不是关键卖点。

这些设备必须非常时尚,即使它们不是小型计算机,人们也愿意佩戴它们。

他们设计了两款互补的产品,一款是智能手表,一款是智能眼镜,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手表是一个交互设备,而眼镜只是第二个屏幕。

智能手表的界面非常简洁,有应用程序图标,通过滑动即可发现它们,并且这些图标可以按重要性排序。

在设计手表时,布兰奇还考虑了表带的宽度,以确保男性和女性都乐意佩戴。

手表采用弧形设计,表带与手表后盖相连。

在智能眼镜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显示简洁的信息并提醒重要事项。

概念设计中使用了时尚品牌3.1 Phillips Lim的一副眼镜。

眼镜没有可控的界面,因为在与他人交流时操作眼镜是不礼貌的。

此外,触摸眼镜会破坏其平衡并使其变脏,这违背了其设计的目的。

《连线》的手表是一项有趣的尝试。

在此过程中,他们对可穿戴设备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在个人电脑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改变操作方式而不会感到不舒服,因为这些动作并不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思维,但可穿戴设备不同。

“你穿在身上的东西有着悠久的历史,”莫斯坦说。

“它们与一个人的身份息息相关。

”因此,在设计可穿戴设备时,您正在与数百年来的习惯作斗争。

“你必须找到一个中间立场,而不是重新发明人们穿着和互动的方式,”莫斯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