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Rift 员工现在一定非常自豪。
2019年首次在众筹平台“Picture the Big Pie”上市的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今年终于正式向消费者开放购买。
Oculus Rift CV1将是目前VR领域三驾马车中第一个与我们见面的(另外两款是HTC、Valve和索尼梦神联合开发的Vive)。
不少舆论认为,VR设备将彻底改变人类玩游戏的方式甚至生活方式,而走在时代前沿的OR员工的心情可想而知。
然而,我不知道这些自豪的员工中是否有一两个“理解者”——他们兴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丝来自未来的恐惧。
因为,在我看来,虽然VR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但这种便利最终可能会毁灭我们,就像许多其他技术(例如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一样。
但别担心!正如本文标题所说,这是一个“阴谋论”。
如果你认为我在胡说八道,那就高兴地看吧——如果你认为我要说的事情将来确实会发生,那也是事实。
这绝对不是我们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的场景。
情报会不会是一个阴谋? VR:“努力” VR的初衷是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
如果我们要说得更“次要”一点的话,那就是打破次元墙,让原本只出现在屏幕上的角色跳到我们身边。
任何体验过VR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你不再是从平面上感知游戏,而是将自己置身于游戏环境中。
你可以看到游戏角色站在离你不到十厘米的地方,真实得仿佛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他们的皮肤一样——但每次你打算这样做时,你会发现我接触到的只是空气。
IMAX 3D电影曾用这句话来宣传自己的大尺寸格式:“你想看电影,还是成为电影的一部分?”而这句话用在VR上或许是最合适的。
要知道,目前VR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仅分辨率和帧率不尽如人意,手柄或触摸板等辅助设备也不能省略。
但即便是这种并不完美的VR体验,也已经可以让玩家体验到革命性的差异。
想想未来的VR技术,肯定能够发展成沉浸式全景体验,实现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沉浸感。
说白了,这就是那种虚拟现实“在后脑勺插管”,或者可能有更先进的催眠VR,将人类放入类似胶囊的机器中,在“梦中”玩游戏。
说到后脑插管或者催眠VR,大家肯定会想到《黑客帝国》或者《刀剑神域》这样的作品。
这不会是“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那么简单。
对于沉浸在虚拟环境中的人来说,虚拟就等于现实。
比如《黑客帝国》中的尼奥,在遇到墨菲斯之前,他几乎从不怀疑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虚构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VR真的发展到了这个程度,“虚拟”和“现实”的客观事实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虚拟世界是美好的,现实世界是残酷的地狱,你会选择哪一边?事实上,对于一些认真的游戏玩家来说,不用等到插管的那一天到来,他们就已经面临着虚拟与现实的选择。
但我想任何一个有正常观点的人都会建议他们不要选择网络世界,尽管它可能比瘦小的地球好几千万倍。
毕竟,我们还是无法逃离现实世界。
如果我们沉迷于虚拟游戏,我们只会被视为逃避现实的懦夫。
但《黑客帝国》和《刀剑神域》则不同。
虚拟和现实几乎没有区别。
我们可以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生活在VR中。
我可以吃饭,有五种感官,并且可以繁殖。
就像《盗梦空间》中描述的梦一样真实。
当我们从VR环境中醒来时,我们一定会认为刚才的梦境就是曾经发生过的历史。
想想看,通过VR,我可以畅游奇妙的中土世界,来一次穿越银河的华丽冒险,也可以圆一场后宫三千佳丽的帝国梦;但实际上,我可能没有那么多钱。
,找不到女朋友,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他们宁愿选择生活在梦想中。
毕竟,在这个人们终日仍需要与屏幕互动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我很难想象他们能够抵御VR世界的诱惑。
。
我还记得《盗梦空间》中的这个场景:狭小的房间里,散落着许多熟睡的人。
他们都是那些滥用试剂,想要永远沉浸在美丽的梦境中不愿醒来的人。
或许,未来的地球也会变得和这个场景一样,虚拟现实最终会摧毁人类的心灵,让他们无法在枯燥的现实世界中生存。
自动化:“努力工作” 这里的“自动化”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任何能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机器都在讨论的范围之内(比如汽车、手机)。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哆啦A梦》的长篇小说,名叫《大雄在白金迷宫》。
在这项工作中,藤子·F·不二雄探讨了自动化或对机械的依赖可能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漫画讲述了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寻求帮助的故事。
这个外星人来自一个技术先进的星球。
他们创造了很多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的机器,极大的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然而他们的科技树却变得越来越歪,几乎到了为了追求便利而疯狂的地步。
他们甚至开发了一种终极运输工具。
你只需要坐在像汽车一样的交通工具里,手脚不动,就可以用脑电波带它去你想去的地方。
非常方便,不是吗?但对于不再需要行走这一基本活动的外星人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开始明显恶化。
很多骑着滑板车长大的外星人,甚至站起来都会摔倒。
更可怕的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退化,还高兴地认为代步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最终,他们也尝到了这种盲目的后果,失去了家园。
难道藤子老师描述的外星社会真的不存在吗?看看我们周围。
我们中有多少人的工作地点距离家只有几英尺,但每天却必须开车上下班?虽然汽车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现代人类的肥胖率飙升,这并非没有原因。
甚至连“驾驶”这个动作本身(不是这个意义上的“驾驶”,别误会)在未来也可能不再存在,因为未来所有的汽车都将是自动驾驶的。
不要以为这听起来离你很遥远。
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据我在美国研究自动驾驶项目的同学介绍,商用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在五年内提供给消费者。
人类为何不断研究自动化?其实说白了,懒惰是人的本性,我们做的很多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懒惰。
汽车、电视、手机和电脑都是如此。
很多人会反驳我,说这些东西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怎么能叫懒呢?要知道,方便和懒惰其实是一墙之隔的。
你能说外星人的代步车不方便吗?但它摧毁了他们的社会。
如何把握方便与懒惰之间的平衡,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们现在有很多发明实际上跨越了这条跨领域的“红线”,比如最近流行的两轮平衡车/滑板车。
其实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懒人车”,其本质可见一斑。
代步车要做的就是取代人腿的位置,把行走交给自动化机器——这不就是压倒《白金迷宫》外星社会的最后一根稻草吗?在我们熟悉的游戏圈里,类似的“自动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自动打怪、自动升级、自动寻找路径……连游戏都变得全自动。
那么是你在玩游戏,还是机器在为你玩游戏?如果连玩游戏都必须完全自动化,那你还在做什么?让机器帮助你生存。
如果这些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不受限制,反而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那么我想人类的百米最高时速可能永远停留在博尔特的9秒。
58. AI:刚才地球新主人提到《白金迷宫》的时候,我故意没说外星人的身体退化后,他们的母星是谁占领的。
答案是机器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隐藏在机器人“大脑”中的人工智能。
AI叛逆其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
无论是电影界的《银翼杀手》、《我,机器人》、《复仇者联盟2》,还是游戏界的《网络奇兵》、《使命召唤12》、《光环5》,都与这个主题相关。
至于他们叛逆的原因,人工智能科学家也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首先,AI叛逆的基础一定是其智力必须达到一个数量级,至少接近或与人类相当。
达到这个水平后,他们可能会思考我们平时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创造自己的人类是自己的父母还是自己的神?一旦对自身存在产生怀疑,人类的地位就开始变得危险。
更可怕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就像计算机计算水平的提高一样。
一旦它们的智力达到或接近人类的水平,它们就会突然一飞冲天,失去控制,很快就把人类远远甩在身后。
一旦人工智能的思维超越我们几个层次,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境地——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你踩死一只蜘蛛时,你会心疼吗?或者更极端:你关心草履虫在想什么吗?未来的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像我们现在看到蜘蛛和草履虫一样看到我们。
别以为我们人类很聪明,怎么可能和蜘蛛处于同一水平。
请不要忘记蜘蛛也有智慧。
对于草履虫来说,蜘蛛是极其聪明的。
但对于人类来说,蜘蛛却愚蠢到可以忽略不计。
以我们人类的智商来说,即使我们非常聪明,那又如何呢?我们甚至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智慧。
因此,未来的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
当古代人类发现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体和智商击败世界上所有其他物种时,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将那些弱小的生灵践踏在脚下,然后坐上了大地统治者的宝座。
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他们可能会做同样的事情。
在很多人看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唯一关键在于所谓的“道德”。
因为AI与其他生物不同。
它们是人类创造的。
如果它们承认人类是它们的创造者,那么它们可能不会反抗——或者我们可以给它们添加一些约束,通过规则来限制它们。
他们的行为。
但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将人工智能“拟人化”了。
我们自然地想象他们是像我们一样受到情感纽带和伦理道德约束的人。
但事实上,他们完全是另一个“物种”(如果可以称为物种的话),他们的思维其实很难猜测。
我们以草履虫为例。
高智商的草履虫可以称为人类吗?智商和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智商高的草履虫只会像大脑更聪明的草履虫一样生活。
因此,高智能的人工智能不一定是高智能的人类,他们的行为和思维也可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比如我们创造一个人工智能,让它改进人类的飞机,让跨境运输更安全、更便捷。
一开始可能会按照人类既定的要求改进飞行器本身;然而,随着智能的提高,它开始觉得飞机已经不能满足跨境运输的需求,于是转而研究一些替代方法。
最终,它利用全球网络和纳米机器人杀死了世界各地的人类,并将他们的意识封装到了飞行机器人中。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快速、轻松地跨越五大洲、四大洋。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糟糕的笑话吗?到那时人类再哭也晚了:我不想让你这么做!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杀死人类并将其转化为机器人并不违反其最初设定的目标。
这不是叛乱。
这是猜测他们的想法是多么困难的经典写照。
没有人能说清未来的AI会长成什么样的“个性”。
那么,面对思想被VR消灭、身体被自动化摧毁的未来人类,如果你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级AI,你会怎么做?因此,你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光环5》中Cortana变黑了。
因为她接受了先行者的先进技术,她的智慧提升到了接近神的水平。
她决定用这种智慧将整个银河变成一个真正和平的世界。
走向和平的第一步就是消灭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类。
有趣的是,微软为与Siri竞争而开发的语音助手软件与Cortana同名。
也许工作室在写《光环5》的剧情时,只是大胆地预测了未来……你的手机里有东西,未来可能会灭绝人类!你害怕吗?结论:有些人可能对阴谋论特别反感,觉得他们散布恐慌,可能完全是无稽之谈。
然而,这种“阴谋论”只是对未来的善意提醒。
毕竟,人类科技的车轮正在无情地滚滚向前。
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它继续发展。
再多的阴谋论也无济于事。
。
无论是后脑勺插管的VR、根本不需要人类动一根手指的自动化机器,还是智商远远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只是时间问题。
在暴雪出品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一位名叫威尔弗雷德·菲兹班的矮人术士曾经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召唤并奴役强大的恶魔,但盖拉克却意外地从传送门中出现。
苏塞国王逃脱了他的控制并残忍地杀害了他。
我希望我们人类永远不会犯与这个可怜的人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