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Misfit 谈论可穿戴!依靠品牌,避免与小米打价格战

时间:2024-05-22 19:02:18 科技赋能

昨天,Misfit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

Misfit 联合创始人、苹果前 CEO John Sculley 分享了他对可穿戴设备的理解。

正如他在苹果公司时所倡导的理念一样,面向大众的消费电子产品必须在设计上美观、时尚,并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区分开来。

Misfit从创立之初就遵循同样的理念——简单的设计,简单的使用——产品的核心不是添加任何东西,而是简化它,去除非核心功能,捕捉用户的根本需求。

可穿戴产品一直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美观、时尚、舒适和良好的防护、品牌和群体标识、辅助功能、数据监测。

Misfit 重点关注前两个方面。

目前,制约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核心问题有: 1、电池续航:对于很多可穿戴设备来说,续航和充电问题一直是软肋。

对此,Mistfit表示,旗下所有产品均采用纽扣电池,Shine的续航时间可达4至6个月。

2、持续使用:根据此前的调查数据,人们对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热情只能持续3个月。

让用户“可持续地”使用它们是几乎所有制造商面临的问题。

Misfit认为,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易用性大于使用动机,“让它们随处可用”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同时,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需求。

斯卡利表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规模将突破1亿美元,存在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于此,Misfit提出了可穿戴2.0的概念,将原本的运动、健康延伸到智能家居领域。

Misfit最近推出的The Link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可以放在书包、夹克口袋等随身携带,远程控制智能手机、音乐播放器和相机。

与墨迹天气、喜马拉雅网络电台的合作也在进行中,具体产品将于10月份推出。

对此,在沟通会后的讨论环节,京东智能CTO刘子豪也表示认同。

据其披露,京东目前拥有数亿活跃用户。

截至年底,京东平台销售可穿戴产品数十万件,总销量超万件。

这还不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

但由于各公司之间缺乏连通性,用户购买第二个产品的比例并不高。

Misfit想要整合的正是用户所需要的。

Scully还表示,人们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产品,而是美观时尚的产品。

Misfit未来的产品也会以此为主,不会在续航等方面妥协。

技术的升级正在将“服务大众”的主导地位从大公司转移到用户身上。

用户有自己的认知,宣传、广告的影响力在下降。

“我们把产品卖给爱我们的人,希望他们能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 Scully不同意目前市场上智能手表取代智能手环的观点。

他表示,两者的差异巨大,“Apple Watch致力于整合更多功能,而Misfit则专注于运动穿戴,并提供尽可能精简和核心的功能。

最终的受众需求目标是不同的。

”对于小米(华米)等中国竞争对手,斯卡利表示,Misfit的目标是成为可穿戴领域的特斯拉,而不是丰田,因此不会考虑在价格上竞争,而是会专注于品牌吸引力。

在我们看来,Misfit并不是一家单纯追求“市场数据”的公司。

事实上,根据上个月的IDC报告,就出货量而言,它并未跻身智能手环和手表可穿戴设备前5名之列。

但从Scully的分享和产品风格来看,Misfit试图创造一种品味或生活方式,以及与整个智能运动和智能家居层面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