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5年市场展望!可穿戴行业的人机融合

时间:2024-05-22 16:01:00 科技赋能

临近年底,人们回顾今年推出的所有移动和可穿戴设备,我不禁想知道为什么很多设备没有利用人机交互身体。

我们都知道,人机融合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定会到来;但现在我们不妨猜测,也许人机融合首先会出现在消费电子领域。

我这样想并非没有根据,今年出现的几款产品也给我带来了灵感。

其中之一是Thync,这是一种头戴式设备,可以振动头部的骨骼。

头骨中的振动产生电波或超声波波形,指示大脑内的神经通路。

当特定的神经通路受到刺激时,它会触发用户的精神状态或能量水平的变化。

Thync 从 Khosla Ventures 获得了 10,000 美元的资金。

Thync 表示将于 2019 年推出产品。

Muse 是 Interaxon 开发的一款头戴式设备,可以检测神经活动,以便用户可以通过生理反馈达到更多的冥想状态。

另一款可穿戴产品来自Cicret。

该产品在过去几个月表现强劲,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

该公司开发的智能手环包含一个小型微型投影仪,可以将屏幕或用户界面投影到用户的前臂上。

用户可以使用该投影图像来触摸屏幕。

然而,很多人认为Cicret开发的智能手环完全是无稽之谈。

但对该设备的兴趣和关注是乐观的迹象。

人们喜欢将人体作为科技产品一部分的想法,而在这款智能手环中,所使用的人体部分就是皮肤。

就Thync耳机而言,在没有皮肤和骨骼帮助的情况下生成神经信号可能需要一些非常令人不安的方法。

但Thync 耳机再次使用户的头部成为设备的延伸。

工程师也应该喜欢这个想法。

随着人们试图将更多的科技塞进更小的空间,新技术产品空间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科技产品的一些核心功能被从科技产品中卸载出来,植入人体。

某些部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科技产品的现状是,在科技设备有限的物理空间内,科技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整体表现往往受到完全限制。

如果头戴式设备Thync和Cicret开发的智能手环提供了这方面的例子,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智能产品将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方式利用人体,将人体作为身体的自然延伸。

智能产品实现人机融合。

展望明年,为了克服科技产品空间的瓶颈,将科技产品的一些核心技术植入人体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相信这项技术会受到人们的青睐,从而鼓励科技公司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推动可穿戴设备真正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