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营渠王晓斌!做智能硬件注定要受折磨

时间:2024-05-22 15:22:27 科技赋能

回过头来看,映趣科技发布了三款产品,在智能手表市场排名第二(数据来自腾讯研报),也算是有一定成绩了。

但回望这一天,“苦”字却是主旋律,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营渠人的脑海里。

事实上,对于一家才成立两年的初创公司来说,预计会比其他公司更难。

不过,由于已接近年底,我想总结一下这一年的“苦”,分享给广大创业者,希望对大家的心理建设有所帮助。

  硬件的“苦” 对于智能穿戴企业来说,硬件能力是重要的基础之一。

从我们诞生的那天起,我们就立志要做一个品牌公司,所以我们手里自然就有了硬件制造。

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今年才出现了很多“苦难”。

以今年5月正式推出的inWatch Z为例。

作为全球首款可以独立通话的高性能智能手表,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使用,其产品结构非常复杂。

仅表带就集成了六大部件,包括天线、数据线、充电口、骨传导。

其中,埋设数据线耗时数月,报废测试超过1万次。

表带注塑需要1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而数据线只能承受1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为了兼顾两者,我们决定采用最新的低温注塑工艺。

为了提高成品率、保证质量,我们对硫配比、温度控制进行了无数次的测试。

一根数据线八块钱,一测没用。

不知道用了多少生物硅胶材料,做了多少开模修模。

我不想再提了……只记得开了几十次评审会,报了几十万元的废品,工程师几天没回家。

这一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样的磨难,庆幸的是这些磨难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硬件制造的经验。

软件与硬件结合的“苦”智能手表,智能因素更多体现在软件上,软件的好坏将决定智能手表产品的生命力。

我们从成立之初就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并建立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软件团队。

然而2009年,软件工作仍然成为公司的瓶颈,让我们苦不堪言。

9月,我们与魅族联合发布了最新产品Watch Pi。

一经推出,预售超过30万套,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

但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软件工作成为了公司每个人的痛点。

Android系统的碎片化导致蓝牙适配的复杂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公司软件团队苦苦钻研十多天,也未能完美解决。

与魅族工程师共同调试了十多天,但效果并不理想;叫我们去找TI工程师联调,熬夜一个多星期,还不尽如人意……就在蓝牙代码上,为了尽可能适配市面上更多的手机,我们的软件团队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

继蓝牙之后,运动和睡眠算法也遇到了准确性问题。

我们进行了自研,并与Bong手环算法、国外品牌算法等多方合作,不断修正。

代码已经重构了50多次,但我们仍然无法将准确率提高到95%以上。

虽然已经超越了很多主流手环的精度,但仍然无法让我们自己满意,更不用说用户了。

纵观整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我们的软件团队和公司管理层基本上都是7*16小时工作,但是票还是一拖再拖。

来自用户和经销商的投诉让我们第一次感到如此绝望。

这其中的苦涩滋味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今年是智能穿戴市场化元年。

作为参与者之一,我们在品牌和产品销售规模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这些成绩的背后更多的是全体员工、所有合作伙伴的辛勤付出。

总结这一年,我们认为“苦”字排在前列,我们享受“苦”。

所有的苦难都是我们团队前进路上的磨石,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我们相信,来年,我们会遇到更多的苦难,也愿意经历更多的苦难,因为除了苦难,我们并不比别人拥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