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和行业标准,促进机器人产业合理、协调、健康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成本正在逐渐下降。
机器代替人类劳动完成简单、重复性任务的成本优势得到体现,这为机器人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动力。
据赛迪网观察,机器人的发展与该地区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密切相关。
因此,我国机器人产业布局在地理上呈现四大区域。
北京、沉阳等环渤海重点地区产业发展涵盖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应用、技术咨询等。
在泛长三角地区,昆山、张家港、南京、常州、徐州等地形成了一批专业机器人产业园。
珠三角地区,广州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深圳专注于伺服驱动与控制器,佛山、东莞专注于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
中西部地区重点地区,产业集中在武汉、重庆、芜湖等地。
预计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4%左右。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加速突破,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
预计到2020年,服务机器人产值占比将提升至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