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撬开市场之门】中国智能穿戴设备用户数据分析

时间:2024-05-22 12:48:09 科技赋能

去年4月,Google Glass在国外掀起智能穿戴设备热潮。

在中国,本土品牌纷纷涌现,让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今年的趋势。

一个流行的关键词。

在近期的多人智能穿戴设备展会上,智能穿戴硬件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备受关注。

据IMS报告显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预计每年出货量将达到1.71亿台。

智能可穿戴设备虽然属于进口产品,但其发展势头和用户关注度不断上升,有望成为未来两年电子行业的又一个增长点。

谁获得了用户,谁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本。

了解和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不仅对企业确定产品属性、定位和方向具有关键作用,也是企业快速一劳永逸打开市场的有利保障。

因此,分析目标用户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人智能可穿戴设备展会上,中兴通讯终端用户研究与创新负责人王健在“中国国际智能硬件高峰论坛”上做了精彩分享。

1、智能穿戴设备主流用户中男性占比92%。

目前,中国的消费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

但消费者普遍对智能穿戴设备了解甚少,接受能力较差。

一份关于Ticwear智能手表用户的用户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用户是moto watch用户,少部分是LG G watch R用户。

这些用户有一个共同特点:男性占绝大多数,占92%,女性占7%,其中38%为80后,近36%为90后。

这些消费群体大多位于北京、广东、浙江等发达城市。

2. 17%的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准确性感兴趣。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用户最关心的是产品的价格,占比21%,功能性占比14%,活动检测占比13%。

中兴通讯在对五个国家的调查中发现,除中国外,价格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

17%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购买因素。

而且,与其他国家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更高,接近15%。

3、全球超过29%的用户更喜欢智能手表的运动检测功能。

据了解,目前智能穿戴手表的功能包括运动检测、打电话、查看时间、其他应用程序、GPS、通知中心以及基本的网络搜索、发送短信和闹钟功能。

调查中,29%的用户会关注运动检测,13%的用户会选择通话功能,10%的用户会喜欢其导航功能。

专家分析,健身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健身尚未成为全民习惯。

亚洲消费者对健康管理和记录个人健康数据的需求高于健康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设备互联互通能力更强,新产品有新突破,产业链逐渐成熟。

智能可穿戴设备衍生的相关产业也将在2019年快速发展,进入专业化、理性化的发展状态。

同时,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度有所提升,尤其是智能手环、可穿戴医疗产品的发展。

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识正在从模糊走向清晰,其购买需求也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