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独家获悉,上海乐享周一正式完成总额1.8亿元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迅雷、小米等。
据了解,本轮融资后,上海乐享VR估值约为8亿元人民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告诉笔者,迅雷此前已将VR视为继CDN之后的重要布局。
据悉,迅雷可能从技术角度进军VR内容端,未来也可能涉足硬件,甚至可能像暴风一样布局整个VR生态圈。
至于另一位投资方小米,其VR之路早在年初就已被透露。
当时,多位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小米生态链负责人曾在短时间内与国内多家VR相关企业有过接触。
但奇怪的是,此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了。
今年ChinaJoy期间,暴风负责人冯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无意间透露,暴风正在与华为、小米在VR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其中,与华为的合作主要在硬件和APP上,与小米的合作主要在APP上。
然而消息发布后,华为和小米相关部门反应较大,直接导致了此次合作的失败。
消息人士告诉笔者,在与暴风合作流产后,华为越来越倾向于开发自己的产品,而小米则将目光重新转向了这些国内VR公司。
公开报道显示,此次主角上海乐享成立于2001年,第一代产品是眼盒设备Virglass;今年乐享推出了PC级VR产品大鹏头盔,公司自此更名为大鹏VR。
该公司产品的特点可以在笔者今年6月对乐享CEO陈朝阳的专访中找到: 1、OLED供应”陈朝阳告诉笔者,即使不限于VR行业,也只有三个能够获得OLED面板的公司除了三星、Oculus、HTC和乐享之外。
之所以乐享位列其中,陈朝阳表示,虽然Oculus在美国已经相当成熟,但三星在中国还没有支持对象;而从国内VR产品的出货量来看,三星的利润预期并不高,但新产业的调试成本较高。
最终,经过七八轮谈判,三星终于相信了我们在面板调试方面的技术能力,接受了我们的订单。
陈朝阳表示,“OLED可以解决VR。
技术难题较多,获得OLED供货无疑是乐享的一大优势。
不过,OLED也是大鹏今年发布头盔E2后短时间内无法量产的原因。
2、技术水平“与一些只做硬件的VR厂商不同,乐享团队拥有多名来自Intel的底层驱动专家。
包括图像渲染算法和传感器底层支持,乐享都采用了自己的技术。
陈朝阳甚至断言乐享的图像渲染算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Oculus。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硬件产品之外,乐享还有一款名为3D波波的应用。
据陈朝阳介绍,该APP目前已拥有数百万安装量。
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装机量,除了乐享的与国内VR、3D内容公司的合作,也归功于“郭广广”对3D播送的推动。
同时,国内一些规模较小的3D或VR硬件公司此前也曾直接合作过3D波波的应用层支持。
也让乐享在短期内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此外,乐享此前曾表示正在与盛大合作一款FPS游戏,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尚未发布。
资本方面,据公开资料显示,乐享曾获得上海宏力数千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具体金额笔者无法核实),随后获得双安资产A轮融资,金额不详。
正式披露。
。
不过,据笔者了解,乐享真正背后的公司是华闻传媒。
此前,华文披露,公司已投资多家虚拟现实公司:投资乐享科技,参股20%,并生产。
大鹏头盔;投资3glasses,持股4%;投资VR内容制作商兰亭数字,持股20%;投资上海青研,持有眼动科技20%股权。
其中,兰亭数字目前几乎是国内唯一的VR内容生产商。
有实力的公司,最近推出了中国第一部VR电影。
华文传媒的这一系列布局涵盖了硬件制造、内容制作、配套产业等方方面面,可以说雷军的入局是全面的。
温家宝可以说是背后的大赢家。
有趣的是,就在迅雷、小米签约乐享两天后,另一家互联网公司乐视网也召开发布会,宣布其LeVR战略,并推出Cool1虚拟现实头盔。
该头盔实际上来自灵晶“眼盒”装置的小白系列;同时,灵晶还为乐视网提供软件方面的技术支持。
当然,乐视网在资本方面也做出了布局。
昨天,灵境宣布获得乐视网。
不过,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实际融资金额可能达不到这个数额。
不少“融资额”实际上来自于乐视网的资源置换,但总体而言,合作规模无论怎样,在乐视网和小米的宿敌之下,VR领域都会热闹一阵子。
而且,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腾讯、爱奇艺等BAT玩家在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