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每年都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并不像各厂商预期的那么快。
集邦咨询旗下拓普产业研究院预计,全年可穿戴设备整体出货量将达到6万台,突破1.1亿台。
由于基数较低,年增长仍能达到64%。
拓源可穿戴设备分析师蔡卓翔表示,尽管Apple Watch未能成为智能手表增长的标杆产品并增加智能手表的需求,但智能手环仍然是可穿戴设备中最重要的产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年初推出的各类虚拟现实(VR、Visual Reality)产品将成为明年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增长动力。
智能手环的竞争靠的是产品功能,而智能手表的竞争靠的是品牌价值。
智能手表的产品定位不明确,消费者不知道为什么要购买智能手表。
产品只能通过自身的品牌价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因此Apple Watch是唯一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部的智能手表产品。
蔡卓胜表示,Apple Watch上市已经半年多了,但销售表现并未达到市场预期。
因此,拓远将Apple Watch年度出货量从原来的1万台下调至1万台,预计2020年将达到2万台、万支的水平。
蔡卓胜指出,智能手表应选择两到三个独特的应用,加强营销推广,让消费者发现产品价值。
Apple Watch 吸引了一些消费者通过该品牌购买。
接下来,人们应该使用它并爱上它,否则它只会成为忠实苹果粉丝购买的收藏品。
相比之下,智能手环产品定位于记录运动和睡眠,消费者购买它们是出于对功能的需求。
因此,过去默默无闻的Fitbit有机会脱颖而出,市场份额超过了很多大品牌。
拓源预计,智能手环的年出货量将增长至4万只,远超智能手表的3万只。
除了Fitbit之外,低价入门级产品小米手环的出货量也将超过1000万台。
VR设备将成为今年的焦点和增长动力。
即便苹果、Fitbit、小米等厂商能够交付数千万的出货量,智能手表、手环的产品和市场年内在规格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市场焦点依然会落在 VR 设备上。
蔡卓胜指出,头戴式设备出货量从2018年的1万台增长到2018年的2万台,得益于VR设备推出带来的增长。
随着明年初HTC、Oculus、索尼等厂商VR设备的大规模出货,将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进一步吸引已经投资FOVE的三星和已经投资FOVE的腾讯。
最近宣布加入VR等各大厂商的竞争。
推出新的VR设备。
各厂商的大量投入,将使2018年的VR市场更加激烈,竞争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