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王菲“梦幻音乐”演唱会在上海举行。
数字王国、腾讯视频、微鲸VR联手打造VR直播,为场外粉丝提供“沉浸式”观看体验。
30元的门票也挡不住粉丝们的热情。
微鲸VR已有超过9万用户观看;腾讯直播平台累计观看用户超过10000人,预约VR直播的用户也超过10000人。
华为iLab从用户体验和网络影响的角度为您分析VR直播的细节。
主要发现如下: 1、VR直播已成为新常态:王菲演唱会是VR直播行业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春晚也将进行VR直播。
VR直播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热点新闻事件、演唱会、发布会等领域,网络红人也尝试了VR直播。
目前国内已有20多家VR直播平台,传统OTT直播平台(多个)也逐渐支持VR直播功能。
2、VR直播体验独特,但视频质量有待提高。
这场音乐会提供了三自由度(3DoF)体验。
存在感极强,观看体验极佳。
感觉王菲就在你面前。
现场的灯光和舞台美感是OTT直播无法体验到的;以往的直播中,好的机位都是有的。
提供了OTT直播,不过这次VR直播的镜头位置很好,而且屏幕大,可以详细展示。
演唱会将推送4K(*) VR全景视频,相当于P TV的观看效果;同步推送的OTT直播视频将提供P(*)画质,达到全高清电视的观看效果。
本次演唱会,4K VR全景视频的带宽需求为12Mbps,是OTT视频直播(P)带宽需求的两倍。
未来升级到8K VR全景视频时,带宽需要增加4到6倍。
VR直播视频预计今年将升级至8K。
内容制作:专业级摄像机已经支持8K/60fps全景视频的采集。
内容分发:CDN技术已经非常成熟,Mbps宽带接入逐渐普及。
终端:预计2019年旗舰手机屏幕分辨率将提升至4K。
3、VR直播体验的提升给网络带来新的挑战。
自由度体验提升:目前VR直播仅支持三自由度VR视频。
就好像用户坐在直播现场的固定座位上一样,只能看到周围的场景;未来,可以利用光场摄像机、空间定位等技术,提供更高保真度和沉浸感的六自由度(6DoF)VR视频,就像用户可以在直播现场走动,体验不同的场景一样。
这时,网络需要提供更低时延的扩展。
社交融合:手势、表情、动作识别等技术的成熟商用将促进VR直播与社交互动的融合,导致带宽需求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呈现非线性增长关系。
VR直播应用介绍 VR直播是一种利用VR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事件的直播方式。
它可以分为两类:PGC和UGC。
VR直播通过全景图像、空间音效等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手势、表情、动作等识别技术让多个观众一起互动、同乐。
利用力反馈技术,您甚至可以与偶像握手,带来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VR直播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和内容消费。
音视频采集:利用全景相机捕捉全方位的视觉信息。
目前的专业摄像机可以进行8K分辨率、帧率超过60fps的直播。
拼接技术:将摄像头从各个方向采集到的图像拼接成一个空间球。
投影映射:将空间球体转换为平面媒体格式。
常用的投影方式有等角投影(圆柱投影)、多面体投影等。
编码技术:目前主流是H.,业界公认的下一代编码技术是H.和VP9。
网络传输:一般采用CDN。
观看设备:VR头显,2018年旗舰VR头显达到2K分辨率、90fps刷新率。
王菲演唱会VR直播及网络分析 1、整体体验 直播观看体验很棒。
感觉王菲就在眼前,气氛很好,还可以通过弹幕互动。
直播比较流畅,没有明显的卡顿,但画面不够清晰。
拍摄方面使用了Digital Domain的Kronos和Zeus相机。
Zeus 的最大分辨率为 8K,帧速率为 75fps。
主流旗舰VR耳机(包括旗舰手机)的分辨率为2K,适合观看4K VR视频。
2、用户观看行为及其对流量的影响。
头部旋转:能够从不同方向查看内容。
由于本次VR直播采用全视角传输方案,将周围所有图像传输到VR终端,由终端对FOV内的图像进行计算和处理,因此网络流量速率没有变化。
步行:画面不会变化,不影响交通。
目前的VR直播只支持三自由度(3DoF),就像用户坐在直播现场的固定座位上观看周围的场景一样。
*互动:用户在观看的同时,可以发送弹幕与他人互动,或者互赠礼物。
流量消耗少。
*为了让观众能够多地点观看,数字王国在台上和台下布置了2组4个机位,通过切换摄像机信号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观看点。
3、与OTT直播相比的流量特点:4K VR全景视频的流量相比OTT直播增加了一倍。
实时对比:测试过程中发现,本次VR直播的实时性要高于OTT直播(同理分析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验证)。
带宽需求对比——4K VR直播的全屏分辨率为*,相当于传统电视屏幕的P分辨率,典型码率为7.8M,带宽需求为12Mbps。
OTT直播的分辨率为*,典型码率为3.4M,带宽要求为6Mbps。
现在还是入门级的。
未来,极致体验至少需要1Gbps带宽和网络升级。
VR直播内容分发网络IT巨头和运营商纷纷部署CDN,节点数量不断增加,为良好的VR体验提供了分发平台。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各公司网站,未获得中国移动相关数据。
VR直播未来前景 1、VR直播前景广阔。
据高盛发布的VR/AR行业报告显示,每年VR直播市场空间达41亿美元,VR直播用户群体达万家。
据CNNIC 7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多个直播平台,直播用户规模达3.25亿,占网民总数的45.8%。
VR直播初创企业纷纷涌现,大批影视巨头转型VR直播。
消费级相机(Insta、三星Gear、理光THETA、波千里大灵VR手机等)不断出现,个人直播平台(花椒、小熊、3D波波、一博等)也开始支持VR直播、VR直播将更加流行。
随着UGC的渗透,VR直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
2、VR直播的发展趋势。
空间音频:可以极大增强VR直播在音乐场景中的临场感。
交互方式:增加和建立合适的直播交互方式,依托手势识别、表情识别、动作捕捉、三维人体建模等技术,引入社交元素,将加速VR直播的发展。
有趣的AI:随着AI的发展,越来越多的AI“明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比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
未来,AI与VR结合,直播的主角可能会成为虚拟偶像,比如日本miku。